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ICOM图像处理与网络传输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WINDOWS环境下DICOM图像处理和网络传输方法。方法利用免费开发工具DCMTK,采用VC 6.0进行二次开发,以动态链接库和OCX控件的形式实现DICOM图像的处理和网络传输。结果利用DCMTK开发动态链接库和OCX控件,利用它们编制应用程序,成功地实现了在WINDOWS环境下DICOM图像的处理。结论本研究采用DCMTK进行开发,实现了DICOM图像的处理和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2.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设备。随着放射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备了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系统以便能更好地产生适形射野轮廓、完成放射治疗。现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3例常出现的故障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Java技术开发一个基于Web技术的操作简易、通用性强的医学图像发布环境。方法:采用Web服务器来查询和提取存储在DICOM服务器中的医学图像,客户端使用嵌有JavaApplet小程序的Web浏览器来访问Web服务器,完成客户端对服务器端医学图像的提取,JavaApplet小程序利用Web浏览器实现其图像操作。结果:我们使用Java技术开发一个基于Web技术的医学图像发布环境,完成了客户机通过Intemet对服务器端医学图像的读取操作,实现了异地专家的在线交流。结论:与大多数传统的PACS相比.基于Web技术的PACS系统易于安装和维护,与运行平台无关,可以高效的显示、处理医学图像,容易和使用Web技术构建的PACS系统整合。设置适当的安全防范措施,用户可以在医院外部实现对该系统的访问。Intemet技术的简易性和可扩展性使得该系统与传统PACS系统相比有着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WNDOWS环境下DICOM图像的网络传输和处理。方法:利用免费开发工具DCKTK,采用VC 6.0进行二次开发,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实现DICOM图像的网络传输和处理。结果:利用DCMTK开发了3个动态链接库,利用它们编制的应用程序在WINDOWS环境下成功地实现了DICOM图像的网络传输和存储及处理。结论:利用免费开发工具进行二次开发;既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又能减少开发中的错误,提高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偏瘦体型病人体部肿瘤放疗中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实施胸腹部放疗的体型偏瘦患者(包括儿童)四十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二十例,实验组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对照组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通过在放射治疗疗程中后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20例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9例,20例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型瘦弱的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优于单纯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设备.随着放射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备了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系统以便能更好地产生适形射野轮廓、完成放射治疗.现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3例常出现的故障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数字血管减影中kVp及mAs设置对患者皮肤剂量、有效剂量及低对比度血管检出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碘造影剂自制低对比度血管减影体模,保持影像增强器输入端X射线比释动能为1.1μGy/帧,改变不同kVp设置,测量体模表面X射线入射剂量ESD,观察影像,确定可检测的最低碘造影剂浓度。管电压保持70kV,改变mAs设置,测量影像增强器输入端每帧影像所需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体模ESD剂量及可检测的最低碘造影及浓度。以Monte Carlo模拟程序PCXMCV1.5模拟计算有效剂量。结果体模ESD及患者有效剂量随mAs呈线性变化。保持影像增强器输入端空气比释动能1.1μGy/帧,kVp由50变化到100,体模DSA影像可分辨的最低碘造影剂浓度线性增大;保持管电压70kV,mAs由6.4变化到64,体模DSA影像可分辨的最低碘造影剂浓度按指数规律减小。当曝光量(mAs)超过40后,其对低对比度血管检出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对DSA系统而言,降低X射线机管电压要比增大X射线机输出强度更能有效改善其低对比度血管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IO5.0计划系统制定鼻咽癌计划时次级准直器的影响。方法:对1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制定两种相同机架角、相同优化参数的放疗计划。Plan1:所有机架角次级准直器的角度均为0?;Plan2:只有机架角为0?时调整二级准直器并固定以遮挡晶体。通过靶区指数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评价2种计划的优劣。结果:与Plan1相比,Plan2的靶区指数有变化,但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有所下降,其中晶体和眼球剂量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鼻咽癌计划中适当调整次级准直器可以降低某些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试验组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清TSGF、SCC-Ag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MRT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绑定精简版.NET开发框架的Visual Studio 2003.NET编程平台开发一个基于Pocket PC的医学图像浏览器。材料与方法:智能移动设备客户端通过安装应用程序,实现对Web服务器端医学信息的查询、提取、更新,以及对医学图像的浏览和处理。结果:在基于Windows CE的智能移动设备端,通过采用C/S(client/server)构架,利用医学图像浏览器,初步实现了医学图像的无线远程共享。结论:与大多数传统的PACS相比,基于Pocket PC的移动PACS组建简单,易于安装和使用。利用其独有的移动上网功能,突破了医学图像浏览的时间性和地域性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