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二硫化碳(CS2)所致作业工人周围神经病变不同时期的神经传导.方法:将接触CS2 5~13年并确诊为周围神经病变的116例作业工人分为①以后脱离CS2作业环境5年的58例为观察组;②继续接触CS2环境5年的58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自身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3个指标.结果:①观察组NCV、远端波幅值高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缩短,两组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自身的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2作业工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周围神经电生理有不同的表现,CS2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且对周围神经的损害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2.
探究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活化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神经功能等的影响.纳入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接诊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使用抛硬币的方法将81例患者分为脑心通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脑心通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脑心通胶囊.检测...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作用的肯定主要源于临床应用,迄今尚无一项能够准确评价其有效性的实验室指标。有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是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为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CD63表达变化,探讨以血小板活化程度反映氯吡格雷(75 mg)、奥扎格雷钠(80 mg)与阿司匹林(0.15 g)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75 mg)联合奥扎格雷钠(80 mg,联合治疗组)及阿司匹林单药(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升高(P=0.001,0.032);治疗后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403,P=0.250;F=2.830,P=0.063),但NIHSS评分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4.518,P=0.013)。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但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之疗效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并无差异。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测定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可以用于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但CD63表达的临床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日2次,共14d;降纤酶首剂量10°以后每隔日5°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共用3次。对照组单用降纤酶,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疗效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典型脑干梗死常表现为眩晕、交叉瘫、交叉性感觉障碍、复视、眼肌麻痹、四肢瘫等;随影像学技术发展,临床发现很多脑干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有中枢性面舌瘫、偏身运动和/或偏身感觉障碍等与对侧大脑半球病灶相似的体征,遵循经典定位理论常造成错误定位诊断。该文结合影像学资料,对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不典型脑干梗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衰减和递增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42例ALS患者与42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尺神经3Hz(低频)与15Hz(高频)RN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例ALS患者中,低频RNS有明确衰减者30例,无明确衰减或递增者12例;高频RNS有明确衰减者4例,明确递增者22例,无明确衰减或递增者16例。以上结果均与以作对照的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S患者存在神经肌肉传递障碍,RNS衰减或递增可能与突触前机制有关,或许与突触前、后均受损害有关,RNS结果异常是病情活跃的标志,确切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下肢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肌力〉2级时同时进行BWSTT。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ADL)评分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同步进行BWSTT能更大程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突发性耳聋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特点及临床治疗与预后的评价。方法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进行BAEP检查。结果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的BAEP均异常,治疗3个月后BAEP仅部分异常(P<0.01)。结论BAEP能够给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缺血性迷路卒中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霄鹏 《山东医药》2004,44(22):23-23
20 0 4年 1月至 2 0 0 4年 2月 ,我们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迷路卒中 2 5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缺血性迷路卒中患者 5 0例 ,男 2 7例 ,女2 3例 ;年龄 4 8~ 78岁。临床均有眩晕、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及耳鸣、耳聋等迷路缺血表现。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2 5例 ,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 2 0 0 mg加入生理盐水 5 0 0 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天 ;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天。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改善微循环药物 ,观察每日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代谢综合征(MS)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62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根据脑梗死组患者是否伴有MS分为2个亚组;伴MS脑梗死组(126例)和不伴MS脑梗死组(136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36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和hs-CRP等相关指标,分析血清hs-CRP浓度与脑梗死、MS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伴MS的脑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较不伴MS脑梗死组明显增高(P0.05)。血清hs-CRP浓度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而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增高,尤其以伴有MS的脑梗死患者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