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正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19-532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孕三烯酮结合桂枝茯苓组44例,米非司酮组31例,甲羟孕酮组27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用药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孕三烯酮结合桂枝茯苓组复发率为4.5%,低于米非司酮组的9.6%和甲羟孕酮组的7.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体重增长率6.45%,甲羟孕酮组则为18.5%,而孕三烯酮结合桂枝茯苓组则为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药与中药联合使用对于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罗正莲 《现代保健》2011,(5):173-174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1例(40.4%),有效26例(50%),无效5例(9.6%),总有效率为90.4%。1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停药后消除,未给予其他处理;2例患者出现了转氨酶轻度升高,给予患者保肝治疗转为正常。结论症状轻且未破裂型的异位妊娠患者,在密切观察下行保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病例资料,并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产妇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生殖道感染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1例(40.4%),有效26例(50%),无效5例(9.6%),总有效率为90.4%.1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停药后消除,未给予其他处理;2例患者出现了转氨酶轻度升高,给予患者保肝治疗转为正常.结论 症状轻且未破裂型的异位妊娠患者,在密切观察下行保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手术治疗MRKH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08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4例行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阴道情况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结果: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0~180 min,阴道深度8~9 cm,形成的阴道术均无狭窄,阴道外口均似正常阴道,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另2例在随访中。结论: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手术方法是可行和安全的,操作简便,具有腹壁上不留切口疤痕,避免腹壁切口感染的优点,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病例资料,并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产妇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生殖道感染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乳腺癌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首先采用实时定 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HOTAIR在24例乳腺癌组织和70例乳腺癌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血浆HOTAIR与临床病理特 征相关性;其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中CEA、CA153水平,并建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血浆中HOTAIR相对 于传统标记物CEA和CA153对乳腺癌诊断价值及3项指标联合后诊断价值;最后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4位乳腺癌患者术 前和术后血浆中HOTAIR表达水平,并分析24位乳腺癌患者血浆中HOTAIR与组织表达相关性,以评价血浆中的HOTAIR对 患者体内肿瘤动态监测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OTAIR在乳腺癌组织和血浆中表达增高,且血浆中HOTAIR的表达水平 与雌激素受体(ER)(P=0.004)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0)。通过对血浆中高表达的HOTAIR、CEA及CA153绘制ROC 曲线并建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发现HOTAIR曲线下面积(AUC)为0.82(P<0.00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3%和93.3%,其 诊断价值高于传统标记物CA153(AUC=0.66,P=0.030)和CEA(AUC=0.52,P=0.001),且3项指标联合后诊断效能(AUC=0.84) 和特异度(96.7%)高于HOTAIR 单独检测。此外,术后血浆中HOTAIR 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01),且血浆中 HOTAIR表达水平与体内肿瘤表达中度相关(r=0.62,P<0.0001)。结论血浆中高表达的HOTAIR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一个潜 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