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CPB)预充液中加入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偶联物(PEG-bHb)对兔平均动脉压(MAP)、胶体渗透压(COP)及p50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健康大耳白兔(2.59±0.19)kg,通过股动脉、颈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转流1h。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 =8),以晶/胶体液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实验组1(n=8),在预充液中加入PEG-bHb,PEG-bHb占总容量(兔循环血量+预充量)的5%;实验组2(n=8),预充液中加入PEG-bHb,占总容量(兔循环血量+预充量)的15%,体外循环开始后放出自体血(放血量占兔循环血量的20%),CPB结束后将自体血回输。每组监测CPB前和CPB中平均动脉压;在CPB前、CPB中15、50 min、CPB后1 h测胶体渗透压及动脉血p50值。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在CPB中的MAP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实验组2在转中10 min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在CPB中COP值均较高;实验组1动脉血p50值较对照组高。结论PEG-bHb占实验兔循环血量+预充量的5%对CPB中和CPB后MAP和COP无明显影响,并且由p50提示向组织释放O_2量增多,此量可安全用于CPB预充;另外,在CPB前放出部分自体血将对CPB中血液保护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在现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对国内14个厂家的16种医用口罩口罩带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标准修订时对口罩带细胞毒性做出合理要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将16种医用口罩依次编号为1#~16#,根据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对16种医用口罩的口罩带进行细胞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单中心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防治现状,并评价口服抗凝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老年房颤患者4239例,详细记录患者病历资料,总结不同抗凝方案的应用现状,最终纳入随访患者1647例,中位随访时间2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36.4个月.根据在院抗凝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颈静脉-股动脉部分转流的体外循环(CPB)模式,比较以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PEG-bHb)代替预充液中的胶体溶液进行的体外循环与常规晶体/胶体预充液进行的CPB,对羊机体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3只小尾寒羊,根据CPB预充液成分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P组,n=7)在CPB前经羊颈静脉放自体血(15ml/kg)后,在CPB晶体预充液中加入等量PEG-bHb,在CPB转流结束后,将保存的羊自体血输入体内;对照组(C组,n=6)则应用常规体外循环预充液方案。分别在转流开始后0、5、15、30、45、60,停机后30、60min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左室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左室压最小变化速率(-dp/dt)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观察羊的存活状态,存活至第7日处死后分别取心、肝、脑、肺、肾等组织以行光、电镜病理检查。结果 两组HR、CVP、+dp/dt、-dp/dt在围术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中的MAP在CPB中45、60和停机后30mi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的CO在CPB中的45和停机后30min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的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在45min时与对照组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电镜检查显示动物肺组织基本正常,心、肝、肾组织有轻微病理改变,但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动物脑组织均有缺血、缺氧表现,但实验组脑组织小的出血灶较对照组为少,且神经元变性较轻。结论 PEG-bHb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替代品维持体外循环中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对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质量控制现状进行评价和研究。方法: 对全国生产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15家生产企业进行抽样,依据其各自使用的标准进行检验,同时对涉及安全性的“细菌内毒素”和“异常毒性”项目进行拓展研究。分析其标准制定的合理性。结果:187批次的盐酸莫西沙星的依标检验,合格率为100%。但比较各企业使用的质量标准发现,其对细菌内毒素项目和异常毒性项目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更严格标准进行拓展检验后,187批次样品仍然全部合格。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在安全性检查方面总体质量较好,建议将其安全性标准按国家药典委员会公示稿“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标准进行统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及圆周向应变。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确诊为ST段抬高型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患者47例(AMI组),分别于术后1周及3个月时行超声检查,另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  相似文献   
7.
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在体外循环中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颈静脉-股动脉部分转流的体外循环(CPB)模式,观察以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PEG-bHb)代替预充液中的胶体溶液预充进行的体外循环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13只小尾寒羊,根据CPB预充液成分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组,n=7)在体外循环前经颈静脉放自体血(15%)后,在体外循环晶体预充液中加入等量PEG-bHb,在CPB转流结束后,将保存的羊自体血输入体内;对照组(C组,n=6)应用常规体外循环预充(706羟乙基淀粉和乳酸林格氏液)方案。分别在CPB前(T1)、CPB开始30min(T2)、CPB结束后1h(T3)、4h(T4)、8h(T5)、24(T6)、48h(T7)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样本。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浕)浓度。结果组内与术前相比,所有细胞因子均呈现上升趋势;组间比较,两组各时点炎性因子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EG-bHb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替代品,不会增加体外循环炎性因子的产生,可安全应用于体外循环预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预充液中加入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偶联物(PEG-bHb)对兔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健康大耳白兔,通过股动脉、颈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转流1 h.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8),以晶/胶体液作为ECC预充液;实验组1(n=8),在预充液中加入PEG-bHb,PEG-bHb占总容量(兔循环血量+预充量)的5%;实验组2(n=8),预充液中加入PEG-bHb,占总容量(兔循环血量+预充量)的15%,ECC开始时放出自体血(放血量占兔循环血量的20%),ECC结束后将自体血回输.每组监测ECC前、中和ECC后的血气参数,用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三组在ECC后各时间点的炎性因子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2在ECC后各时间点的炎性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血液代用品PEG-bHb单纯用于预充对兔ECC后炎性反应无影响,用PEG-bHb置换自体血有可能减轻兔ECC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血常规是医疗器械亚慢(亚急)试验中必须测定的项目,但由于血常规易受动物品种、来源、年龄、饲养环境、人员操作、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各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血常规参考值区间。本文以建立我室大鼠血液学检测指标参考区间为目的,以我室常用的SD大鼠为研究动物,结合医疗器械亚慢(亚急)试验周期,90d、28d、14d,对不同周龄(8~10周龄、10~12周龄、19~21周龄)的大鼠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95%可信范围得出参考值区间。分析发现,各周龄雌雄大鼠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比容( HCT)及网织红细胞( RET)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周龄增加,各周龄雌雄大鼠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测定( HGB)及血小板计数( PLT)等指标也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大鼠各项血常规指标受年龄及性别等因素影响很大,本研究所建立的血常规参考值区间非常有必要,为我室亚慢(亚急)试验提供血液学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老年共病患者的衰弱状态, 探讨影响衰弱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市万寿路地区年龄≥65岁的共病患者746例, 最终纳入共病患者617例, 年龄(85.6±4.8)岁, 女性358例(58.0%);617例共病患者经FRAIL量表评分纳入衰弱组156例(25.3%)、非衰弱组461例(74.7%)。收集人口学资料、身体共病等信息,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探讨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617例共病患者常见的慢性病发病情况由高至低分别为高血压(497例, 80.6%)、冠心病(375例, 60.8%)、骨质疏松(357例, 57.9%)、骨关节炎(281例, 45.5%)、2型糖尿病(211例, 34.2%)、卒中和(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93例, 31.3%)、慢性肺病(144例, 23.3%)、肿瘤(133例, 21.6%)、慢性肾病(92例, 14.9%)、心力衰竭(58例, 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肺病、卒中和(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肿瘤、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