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SP患儿106例为研究组。将患儿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积分,依据总积分值将患儿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31例)。同期选取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相对应的健康儿童106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LAG-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SP症状总积分值;利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LAG-3水平、Foxp3mRNA水平与HSP症状总积分值的相关性、LAG-3水平与Foxp3 m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SP患儿血清中LAG-3水平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二者水平均逐渐降低(P <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SP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母亲选择性剖宫产足月胎儿继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病因。方法:根据美国-欧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诊断12例ICP母亲选择性剖宫产足月胎儿继发NRDS,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例NRDS占同期87例ICP母亲产儿的13.8%。发病时间早<3h,12例均行呼吸机正压通气,治愈9例,好转3例。结论:ICP母亲选择性剖宫产足月胎儿继发NRDS的危险性高,须加强产前监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ICP剖宫产儿生后加强监护,及时诊断、及时机械通气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暖箱内双面蓝光治疗时体温变化及箱温调控方式,以维持病儿蓝光治疗期间所需体温的恒定水平.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8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蓝光治疗前测量体温1次,当体温<36.5℃时降低暖箱温度1.5℃;体温在36.5℃~37.5℃,降低箱温2.0℃;对照组在蓝光治疗前测体温<36.5℃,降低箱温0.5℃,体温在36.5℃~37.5℃之间,降低箱温1℃,观察两组在蓝光治疗期间体温状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上升幅度为(37.0±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5);观察组发热的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P<0.05).结论 早产儿在进行双面蓝光治疗时,根据蓝光治疗前测量的体温调控适宜的箱温,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光疗时发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郑雪辉  章幽芳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647-1649
目的 总结<6月龄婴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KD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本院住院32例<6月龄KD患儿临床资料,并选1~5岁32例KD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及诊疗情况.结果 <6月龄婴儿组较1~5岁组草莓舌发生率低,皮疹出现时间晚,卡痕红肿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高,发热持续时间长,首次使用IVIG有效率低.结论 <6月龄婴儿KD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其持续发热无KD临床表现,应寻找炎症反应证据及动态观察冠脉是否存在病变,以利早期诊治,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10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观察组)和106例消化系统正常(对照组)患儿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以及出生后4 mo内喂养方式.结果:两组患儿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的均为鸡蛋(61.32%,18.87%)和牛奶(43.40%,11.32%);观察组患儿牛奶、鸡蛋和大豆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40%v11.32%)、(61.32%vs 18.87%)、(11.32%v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2种食物阳性、3种及以上食物阳性以及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91%v13.21%)、(15.09%vs 4.72%)、(85.85%v4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4 mo内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40%vs 76.42%),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9%vs 1.89%)、(48.11%v s 2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能够发现由食物不良反应所致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牛奶和鸡蛋为常见食物特异性IgG阳性食物,早期喂养方式是导致食物不耐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水平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 URTI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r URTIs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3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Ig A、Ig 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 TREM-1、presepsin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分析r URTIs患儿血清s TREM-1、presepsin水平与既往一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及Ig A、Ig G水平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 TREM-1、presepsin对r URTIs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s TREM-1、presepsin水平均较高(P <0.05),血清Ig A、Ig G水平均较低(P <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r URTIs患儿血清s TREM-1、presepsin水平与既往一年发生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胸腔积液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6例确诊为MPP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均有发热及咳嗽表现。患儿行CT检查,均呈肺浸润性病变或呈肺叶或节段性大面积状密度增高影,并出现不同程度胸腔积液。其中30例行B超检查,均提示胸腔积液。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针对重症患者采用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类进行抗感染治疗。34例MPP患儿好转出院,2例患儿转院治疗。结论尽早高分辨率胸部CT或胸水B超检查可避免MPP患者胸腔积液的漏诊,积极治疗,可获得满意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浅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患者63例,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分为单纯哮喘组19例、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15例及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29例。治疗前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PCT及CRP检测,分析三组患者PCT及CRP表达水平及检测阳性情况,并随访记录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情况。结果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及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的血清PCT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PCT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合并病毒感染组(P0.05);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PCT及CRP阳性率分别为79.31%、82.76%,均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发生呼吸衰竭组PCT表达水平为(6.93±1.94)ug/L,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组(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水平可反映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指导临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及对疾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由此造成患儿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不良反应增加,同时不断产生新的耐药菌株[1]。为进一步了解儿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我们对本地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作对本院儿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