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前抑郁症流行现状,测量认知性社会资本对产前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在杭州市某院选取1 075例初产妇,利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认知性社会资本量表测量初产妇产前抑郁和认知性社会资本现状。结果 1 075例初产妇中,产前抑郁293例(27.26%),EPDS分值(6.75±3.34)分;年龄(χ~2=9.76,P=0.045),居住地(χ~2=17.26,P0.01);孕妇教育程度(χ~2=26.89,P0.01);孕妇职业(χ~2=15.96,P=0.043);婚姻状况(χ~2=12.14,P0.01);性格(χ~2=13.41,P0.01);计划怀孕(χ~2=6.34,P=0.012);不良孕产史(χ~2=7.52,P=0.006)和丈夫教育程度(χ~2=15.87,P0.01)对产前抑郁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低社会信任(OR=2.00,adj OR=2.07,P0.05);低社会互惠(OR=1.55,adj OR=1.60,P0.05);内向性格(OR=1.70,adj OR=1.67,P0.05);非计划怀孕(OR=1.46,adj OR=1.60,P0.05),非城市居住地(OR=1.58,adj OR=1.71,P0.05)是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初产妇居住地、本人及丈夫教育程度、职业等人口学特征和不良孕产史对产前抑郁有影响,低水平的社会信任和社会互惠,不良孕产史,性格内向,非计划怀孕,非城市居住地均是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增加抑郁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量杭州市初产妇社会网络现状,分析其对产前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选取杭州某妇产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075名初产妇,利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和社会网络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杭州市初产妇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27.3%,EPDS分值6.75(3.34;孕妇居住地、教育程度、丈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格、家庭条件、初产妇职业类别、是否计划怀孕、有无不良孕产史对产前抑郁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低分组的社会网络总分、网络多样性、网顶、网差对产前抑郁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在城镇或农村、离异或未婚、性格内向、计划外怀孕、有不良孕产史、社会网络总分低是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社会网络是产前抑郁的保护因素,对初产妇的心理状况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医学生晚睡现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从某校医学各专业中整群抽取450名学生进行现状调查,将剔除混合寝室后的306名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156人)和对照组(150人),对干预组所在寝室进行一个月的张贴漫画、推送信息和个别访谈.结果 收回408份有效问卷,其中62.8%的学生通常在23:00以后入睡.实际接受分配的干预组154人,对照组146人.干预组认知晚睡危害、为了他人愿意改变晚睡行为比干预前分别提高了15.7%和10.2%,近两周有过23:00以后入睡比干预前下降了7.8%,在认知晚睡危害、近两周有过23:00以后入睡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医学生晚睡较为普遍;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对晚睡的认知进而影响晚睡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杭州市某区幼儿情绪能力的现状,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于2016年,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在预防接种留观室及儿童保健门诊部的381名12~36月幼儿(以其母亲作为报告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的外显行为域及内隐行为域筛查幼儿的情绪能力,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幼儿情绪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检出外显行为域异常的幼儿37人(9.7%),内隐行为域异常的幼儿44人(11.5%);多重线性回归提示,外显行为域的相关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β=0.836,P=0.001),内隐行为域的相关因素为幼儿性别(β=1.980,P=0.003)。结论 杭州市某区幼儿的情绪能力不容乐观,母亲文化程度、幼儿性别是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家长加强学习培养幼儿的相关知识,高度重视幼儿(尤其是女性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背景 近几年来关于老年人、职业人群和婴幼儿听力损失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医学生群体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医学生听力损失及相关症状的现况,并探讨用耳习惯对其的影响。方法 2017年3-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在校的四年制(大一至大三)和五年制(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共1 882名,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测听。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专业、年级)、听力相关症状(最近1年内耳鸣、耳痛、耳闷发生情况)、用耳习惯调查表(是否使用耳机、耳机使用类型、耳机使用频率、耳机使用时间、戴耳机玩游戏时间、耳机使用最大音量、手机通话方式、嘈杂环境提高耳机音量概率、戴耳机听音乐/广播入睡情况、出入娱乐场所频率)。在该高校实验楼(噪声<30 dB)的隔声室内,采用经专业校准后的听力计AT235,耳机型号为TDH-39P,进行纯音测听。判断医学生语频听力损失情况(>25 dB)与高频听力损失情况(>25 dB)。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听力损失及相关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 882份,回收问卷1 882份,有效问卷1 882份,有效回收率100.0%。医学生右耳0.125、0.250、0.500、1.000、2.000、4.000、6.000 kHz听力阈值高于左耳(P<0.05)。语频听力损失(>25 dB)32人(1.7%),高频听力损失(>25 dB)62人(3.3%),耳鸣913人(48.5%),耳痛533人(28.3%),耳闷502人(26.7%)。使用耳机的1 664人(88.4%)中,使用耳塞式耳机963人(57.9%),入耳式耳机610人(36.6%),头戴式耳机91人(5.5%);耳机使用频率>2次/d 513人(27.3%);耳机使用时间>1.0 h/次 289人(15.4%);戴耳机玩游戏时间≥1 h/d 547人(29.1%);耳机使用最大音量≥60% 70人(3.7%);手机通话使用耳机521人(27.6%);嘈杂环境提高耳机音量概率≥50% 1 142人(60.7%);经常(≥2次/周)戴耳机听音乐/广播入睡158人(8.4%);出入娱乐场所频率>3次/月36人(1.9%)。有耳鸣症状的医学生语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于无耳鸣者(P<0.05);不同耳痛、耳闷症状的医学生语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女:OR=0.467,95%CI(0.267,0.816)〕是医学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P<0.05)。嘈杂环境提高耳机音量概率〔≥50%:OR=1.567,95%CI(1.282,1.915)〕是医学生耳鸣的影响因素(P<0.05)。耳机使用频率〔>2次/d:OR=1.443,95%CI(1.151,1.810)〕、耳机使用时间〔0.5~1.0 h/次:OR=1.447,95%CI(1.151,1.818);>1.0 h/次:OR=1.648,95%CI(1.214,2.237)〕是医学生耳痛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女:OR=1.338,95%CI(1.061,1.686)〕、戴耳机玩游戏时间〔≥1 h/d:OR=1.315,95%CI(1.053,1.642)〕、嘈杂环境提高耳机音量概率〔≥50%:OR=1.398,95%CI(1.126,1.735)〕、出入娱乐场所频率〔>3次/月:OR=3.324,95%CI(1.686,6.554)〕是医学生耳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学生听力状况不容乐观,右耳的听力状况较左耳差,不恰当使用耳机及接触大量娱乐噪声会对听力产生损伤,且不良用耳习惯对其听力具有长期性影响,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入学体检时增加纯音听力测试,并加强听力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初产妇产后抑郁现状,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2016年7~8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杭州某妇产科医院住院病房对符合入选标准的初产妇611例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分娩初期抑郁进行评估,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估领悟社会支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的领悟社会支持和产后抑郁的关系。结果初产妇产后抑郁(得分≥9分)发生率为17.35%(106/611),领悟社会支持总分(69.12±9.14)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高分组产后抑郁发生率(χ~2=13.96,P0.05)和得分(t=6.46,P0.05)均低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完全校正模型里,高领悟社会支持可降低初产妇的产后抑郁风险(OR=0.56,P=0.011)。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对分娩初期抑郁的影响较大,其中朋友支持得分与产后抑郁得分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7.
<正>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为固醇类衍生物,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诱导骨质中钙和磷的沉淀,对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缺钙所产生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是人体内维生素D3过多则会造成高钙血症,导致人体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会造成肾功能的损害和软组织钙化。若加入化妆品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维生素D3通过人体表面吸收后会产生皮肤钙化等不良后果,对皮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是化妆品的禁用成分。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维生素D2和D3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化妆品中维生素D3的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