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TCH)方案对早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经治的522例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收治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21.80%(522/2 394)。其中113例接受TCH方案进行新辅助治疗,年龄[M(QR)]52(13)岁(范围:23~69岁)。记录TCH方案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ypT0N0M0期)的例数,采用Miller-Payne标准进行病理学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接受曲妥珠单抗规范治疗患者(294例)的无病生存率优于未规范治疗患者(177例)(84.4%比72.4%,χ2=4.095,P=0.046)。发生3~4级不良反应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15.9%(18/113),包括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2例,腹泻6例。31例患者获得pCR(ypT0N0M0),pCR率为27.4%(31/113)。pCR患者与非pCR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差异(91.8%比85.0%,92.5%比90.5%,P值均>0.05)。病理学评价为G4~5的患者无病生存率优于G1~3患者(89.6%比81.5%,χ2=5.340,P=0.021),而总体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4%比89.1%,χ2=1.008,P=0.315)。结论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采用TCH方案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较好,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评价为G4~5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H)+帕妥珠单抗(P)联合多西他赛(T)+卡铂(C),即TCHP方案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接受TCHP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辅助治疗期间利用MRI行临床疗效评价,手术后病理采用Miler-Payne标准评价。分析TCHP方案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结果10例HER-2阳性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岁。初始TCHP方案9例,TCH方案1周期后因帕妥珠单抗临床可及更改为TCHP方案1例。病理完全缓解率(pCR/G5)80.0%(8/10),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CHP方案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临床适应证及技术操作细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25例乳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对照同期经颈内静脉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72例病例,分析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临床适应证及技术操作细则。结果 共完成中心静脉输液港植入97例,其中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25例,经颈内静脉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72例。无失败病例,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55(42.8±4.8)min vs. 35~50(42.4±4.6)min,t=0.342,P=0.733],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 vs. 4.1%,P=1.000)。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人群,注意操作技术细则基础上,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安全的中心静脉输液港植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HR +/HER2 -)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连续诊治的3 03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对临床病理信息完善的HR +/HER2 -患者的重要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1 920例(63.26%)HR +/HER2 -乳腺癌患者中资料完善者1 624例,其中124例(7.64%)出现复发转移,63例死于该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0%及92.6%。pT1及2期占92.80%,pN0期占69.03%;组织学非特殊型占89.66%,分级1、2、3级分别为30.11%、55.60%和14.29%;ER阴性、低表达、高表达患者分别占1.60%、2.09%、96.31%,PR阴性、低表达、高表达分别占6.83%、10.47%、82.70%;Ki67指数<10%、≥10%且 < 20%、≥20%者分别占19.52%、32.02%和48.46%。预后及生存分析显示, pT1期复发转移风险较pT3组低,pT2和pT3组较pT1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短,易复发转移;pN0、pN1及pN2期复发转移风险均较pN3期低,与DFS呈负相关;组织学1及2级复发转移风险较3级低,与DFS呈负相关;Ki67指数≥20%更易复发转移。ER在HR +/HER2 -乳腺癌中预后意义不明显,但PR阴性和低表达更易复发转移,生存分析显示,PR表达水平<10%患者的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最短,10%~60%次之,>60%最长。124例复发转移者以骨转移多见(55例,44.35%),而肝转移者(30例,24.20%)预后最差。结论: 本研究表明,pT分期、pN分期、组织学分级、HR表达水平、Ki67指数等临床病理参数是HR +/HER2 -乳腺癌的重要预后因素,但意义有所不同,其中pN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独立预后价值,PR阳性表达水平具有重要预后和风险预测价值,随PR表达水平升高(<10%、10%~60%、>60%),DFS及OS递增,复发转移风险递减,PR表达>60%者DFS及OS最长,复发转移风险最低,PR危险性分层具有独立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5.
6.
2016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更新涉及诊断与评估,外科手术,新辅助化疗,辅助化、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晚期解救治疗及随访等方面。回顾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引进中国的10年历程,从依据肿瘤TNM分期实施群体治疗,到推荐参考肿瘤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实施分类治疗,标志我国乳腺癌临床诊治逐渐进入规范化、专业化阶段。第二代测序技术联合其他非解剖学信息,建立个体化预后评价系统,是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定的第8版TNM分期系统的更新亮点。其中,推荐针对包括乳腺癌在内7类肿瘤作为研究方向,对乳腺癌本质的深入认识将推动乳腺癌进入个体化诊治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标本病理切缘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7-12-3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病人资料,探讨病理切缘范围与预后的关系,以及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对于保乳手术切缘评价的一致性。结果 共474例保乳病例纳入研究,总体复发转移发生率为3.4%,局部复发率(LRR)1.5%,5年无病存活率(DFS)95.7%,5年总存活率(OS)96.8%。术后石蜡与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对于保乳切缘评价的符合率为100%,首次切缘阳性与阴性相比,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P=0.242)。切缘阴性病人不同切缘宽度的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726;χ2=0.077,P=0.781),局部复发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1.808,P=0.613)。结论 术中冰冻与术后石蜡病理学检查评价保乳手术切缘符合率高,不同宽度阴性切缘病人的无病存活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术前滤泡状甲状腺癌(FTC)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模型队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和验证队列(北京市普仁医院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分别将两队列患者分为FTC组和非FTC组。在模型队列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FTC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术前FTC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切点。分别在模型队列和验证队列中验证预测模型预测FTC的准确度。结果:模型队列患者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升高(P<0.001)、结节直径大(P<0.001)、无钙化(P=0.003、结节呈实性(P<0.001)、结节边缘平滑(P=0.035)和结节可见血供(P<0.001)是甲状腺结节患者最终被诊断为FTC的危险因素。模型队列中根据Logistic回归因素和系数构建预测FTC模型:Y=0.013×Tg(ng/mL)+0.7×结节直径(cm)+0.919×(钙化状态)+2.355×(结节性质)+1.073×(结节边缘)+1.424×(结节血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负担重。乳腺癌诊疗及相关预后研究必需的临床队列建设面临诸多瓶颈,国内乳腺癌大型队列研究相对匮乏,存在标准不统一、失访率较高、重复建设、无法共享等问题。本课题为改善我国目前大型临床队列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联合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合作建立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为进行乳腺癌多中心临床队列研究提供数据平台和技术支撑。方法 乳腺癌标准化前瞻性队列专病队列的建立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专家论证建立乳腺癌队列标准化入组指标集,收集入组对象的基线信息、诊疗相关信息并采集生物标本。根据大型人群队列终点事件长期随访技术规范、数据安全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形成乳腺癌标准化前瞻性队列的诊疗及预后研究的随访体系。结果 基于标准化的数据集,利用北京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学科优势,整合动态信息采集终端和社会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改善依从性及智能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研发出了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数据库,截至2020年2月临床队列数据库中纳入患者12 147名。队列建设过程中采集样本资源,并与山东大学牵头开展的生物样本库多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及共享评价体系研究合作,构建了开放共享的生物样本库网络,形成了乳腺癌发生发展全链条的研究平台。结论 本研究随着“十三五”规划精准医学研究的实施,为乳腺癌精准诊疗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国家制定相关医学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癌症负担正在逐年增加,乳腺癌位于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我国新发病例占全球所有新诊断乳腺癌病例的12.2%,死亡病例占全球乳腺癌死亡病例的9.6%.自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正式实施,更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生育的需求.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年轻乳腺癌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