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中成药中有不少药品含有较高糖分,在蜜丸、糖浆剂、煎膏剂、冲剂、口服液等剂型中,以蔗糖(或蜂蜜)大量用于充当赋形剂、粘合剂或矫味剂,使较多的糖存在于药品中。对药物疗效、质量稳定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和对策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住院医嘱点评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典型问题,确定医嘱专项点评主题,对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简称“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病区用药医嘱进行抽样点评。结果:点评病区病例785份,医嘱书写规范率为91.2l%,用药合理率为81.78%;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80岁,用药6~47种,使用注射剂0~28种,平均用药19.03种,平均使用注射剂8.30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52%,平均使用2.16d。结论:住院患者用药总体情况较好,用药点评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彭洋  盛朝晖  刘海玲  杨志玲  黄琪 《中国药师》2013,16(8):1223-1225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1],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可引起肺部感染、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等,75%住院患者可发生定植,也是医护人员皮肤上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院内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及机械通气等密切相关,高龄患者治疗难度大,预后通常较差.本文结合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用药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高龄患者抗感染及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致6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盛朝晖  刘江娇 《中国药房》2005,16(20):1571-157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检索1994年~2004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有44例(占73%),首次用药发生者有50例(占83%),提示不良反应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盛朝晖  翁小涛 《中南药学》2007,5(2):137-140
目的完善脑得生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脑得生浓缩丸中的川芎、葛根、山楂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脑得生浓缩丸中人参皂苷Rg1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鉴别川芎、葛根、山楂;人参皂苷Rg1在0.192-1.72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RSD=1.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本品的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实施PDCA循环前组;根据PDCA实施的3个循环过程,将2011年7月-2012年12月全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3组。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程序,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用药合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施PDCA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为100.00%(101/101),实施3个PDCA循环后,降至36.09%(6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6,P<0.001);合理用药率由实施PDCA前的62.38%(63/101)提高至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4)。实施PDCA前,51.49%(52/101)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3 d;实施3个PDCA循环后,术后用药时间>3 d的患者降至7.69%,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前规范,无联合用药。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盛朝晖 《医药导报》2010,29(11):1466-1467
呼吸道病毒感染时,可供选择的抗病毒药物少,缺乏特异有效药,临床存在选药错误现象,且常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宣传。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中,药师应充分发挥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1例74岁男性患者,因糖尿病、脑供血不足给予胰岛素、三七皂苷、奥拉西坦治疗。第3天因阻塞性肺炎加用头孢地嗪钠1.0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次/d静脉滴注。联合用药第5天,患者咳嗽、咯痰好转.但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皮疹,体温39.0℃。停用头孢地嗪钠、三七皂苷和奥拉西坦,并给予抗过敏和对症处理。停药后1d体温降至37.8℃,皮疹颜色较前变浅,但头面部出现新发皮疹。肝功能检查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96U/L、丙氨酸转氨酶(ALT)768U/L、血清总胆红素(TBil)39.1μmol/L。经过7d抗过敏、护肝治疗,患者全身皮疹基本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AST56U/L,ALT25U/L,TBil 12.5μmol/L)。其后未再使用头孢地嗪钠,而再次应用三七皂苷和奥拉西坦后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宁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宁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测定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15~0.1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为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口服缓控释剂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口服缓/控释剂与普通制剂药剂学原理、制备工艺及药效特点有所不同,加强认识有利于合理用药的开展.方法:通过收集文献资料了解我国目前常用口服缓/控释剂的运用及临床评价.结果:口服缓/控释剂多是由普通常释剂经剂型改进而来,药理作用与常释剂相同,而药效作用要优越.结论:正确认识缓/控释剂的用药特点及药物优势有利于临床合理选择药物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