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疫苗电子追溯体系精准测算河南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损耗情况,为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疫苗管理、合理降低疫苗损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省级平台及疫苗电子追溯系统收集2021年河南省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数据和使用数据。利用国家全民健康保障系统收集河南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周期、服务半径等数据。结果:2021年河南省单剂次包装疫苗的损耗系数在1.01~1.06之间,最大为乙肝疫苗;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在1.45~1.92之间,最大为卡介苗。2021年河南省不同市(县) 11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损耗系数存在一定差别。多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损耗系数在不同服务周期、不同服务半径、不同服务人口、不同门诊工作人员数量的接种门诊间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除乙肝疫苗外,河南省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均小于国家标准,说明河南省疫苗损耗管理相对较好,达到了国家工作要求。多人份疫苗和个别单人份疫苗损耗较大,应合理安排门诊周期,将接种日当天的接种人口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疫苗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疫苗接种率。方法 在河南省28个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各随机抽取1个接种门诊,在所辖乡镇/街道的村(居委会)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收集0-6岁儿童22剂次NIP疫苗接种信息,分析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和本次调查与信息系统的接种信息一致率。结果 共调查儿童4 333名,NIP疫苗各剂次接种率在93.37%-100%之间,其中0岁、1-3岁、4-6岁分别在93.75%-100%、96.38%-100%、93.37%-100%之间,城市、农村分别在91.34%-100%、93.93%-100%之间;NIP疫苗各剂次及时接种率在83.74%-98.83%之间,其中0岁、1-3岁、4-6岁分别在92.22%-99.22%、90.57%-98.66%、83.74%-98.14%之间,城市、农村分别在85.44%-98.71%、83.29%-98.41%之间;NIP疫苗各剂次接种信息一致率在97.84%-99.34%之间,其中0岁、1-3岁、4-6岁分别在98.36%-100%、97.78%-99.47%、97...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3-2020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残留麻痹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减少疾病负担,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3-2020年河南省AFP病例中残留麻痹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残留麻痹的影响因素。结果 AFP病例残留麻痹率为9.57%(389/4 066);其中,五岁以下儿童(56.30%,219/389)、秋季发病(31.36%,122/389)、男性(58.35%,227/389)病例比例较高;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0.80%(42/3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痹年龄<1岁、发热、肢体感觉障碍、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脊灰疫苗免疫史<3次、四肢麻痹为AFP病例残留麻痹的危险因素。其中脊灰疫苗免疫史<3次发生残留麻痹的风险是≥3次的3.093倍,麻痹部位发生为四肢者残留麻痹的风险是其它病例的3.654倍。结论 应针对高风险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对因对症治疗,从而降低AFP病例残留麻痹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转换)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省两次转换(2016年5月1日和2019年10月1日)前后1年内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1 975例AFP病例共计3 949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使用SPSS 19.0软件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一次转换前后共报告AFP病例分别为467例和485例,发病率分别为2.38/10万和2.46/10万(P>0.05),残留麻痹的构成比分别为10.06%和12.99%(P>0.05),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0.64%和1.24%(P>0.05),采集标本分别为934和970份,脊灰病毒(PV)分离率分别为1.07%和1.55%(P>0.05),PV I型分离率分别为0.43%和0.93%(P>0.05),PV Ⅲ型分离率分别为0.54%和0.62%(P>0.05),核苷酸变异数≤5分别占90.00%和80.00%,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分别为6.85%和8.45%(P>0.05);第二次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认知水平和第二次加强免疫接种意愿。方法 2022年11月通过网络问卷对微信公众号受众群体新冠疫苗认知、第二次加强免疫接种意愿、疫苗种类选择等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2 117份,调查对象新冠疫苗覆盖率99.04%,疫苗高认知比例为80.37%,不同人群认知水平存在差异(P均<0.05)。9 526名完成第一次加强免疫人群中,85.87%愿意接种第二次加强免疫。相较于参照组,新冠疫苗高认知(OR=4.012)、关注疫苗有效性(OR=2.878)、关注接种便利性(OR=4.037)、最信任信息获取途径为单位或社区通知(OR=13.243)、最信任信息获取途径为新媒体(OR=9.112)等是第二次加强免疫接种意愿的促进因素。结论 公众对新冠疫苗认知程度高,第二次加强免疫接种意愿整体较高。社区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优化接种体验等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接种意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河南省流感样病例(ILI)发病规律,探讨使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河南省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第1周至2022年第30周河南省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的比例(ILI%)数据,使用R语言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建立季节性ARIMA模型,使用最优模型对2010年14周至2021年40周ILI%数据进行拟合,对2021年第41周至2022年第30周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ILI%整体呈增高趋势,2014-2022年ILI%整体呈降低趋势。河南省ILI%变化呈现季节性,12月底至次年1月初为报告高峰。最终选择的模型是ARIMA(0,1,1)×(1,1,0)52,拟合和预测的发病趋势与实际观测到的情况基本一致,ILI%拟合误差范围在-2.93~3.51之间,平均误差-0.01,平均绝对误差0.29,均方根误差0.47,百分比误差(相对误差)在-213.95%~128.85%之间,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11.22%;实际报告ILI%均在预测序列95%置信区间内。结论 季节性ARIMA模型可用于河南省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加强提高免疫规划信息化数据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7-2021年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数量、基本信息、接种信息和接种信息及时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数共计5 995 125个,总管理率为106.78%,各年度分别为1 527 473、1 322 643、1 247 779、1 016 789和880 441个。各年度出生儿童预防接种档案重复率分别为0.09%、0.09%、0.03%、0.01%和0.01%;基本信息总完整率分别为82.97%、80.65%、58.89%、60.38%和74.17%;接种信息总完整率分别为0.00%、0.00%、5.13%、38.53%和78.63%;接种信息补录率分别为27.64%、35.87%、25.15%、24.93%、21.26%和26.87%。结论 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数据质量逐年提升,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数据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是提升预防接种数据质量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南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损耗情况,为合理制定免疫规划疫苗采购、供应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2018-2021年河南省免疫规划疫苗发货量、库存量和疫苗实际接种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1年,河南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总体损耗系数分别为1.30、1.33、1.22、1.16。单支单剂次、单支多剂次包装疫苗损耗系数分别在1.04~1.10、1.49~2.10之间。全省18个地区总体疫苗损耗系数在1.21~1.32之间,疫苗损耗最低的是安阳市和新乡市,最高的是信阳市和周口市。单支多剂次包装疫苗开启后,未接种完需半小时、一小时、当天内废弃的疫苗损耗系数分别为2.10、1.79、1.61。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滴剂、糖丸剂型损耗系数分别为1.69和1.43。结论河南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逐年下降,单支单剂次包装疫苗损耗低于单支多剂次包装疫苗。单支多剂次疫苗包装越小、开启后可保留时间越长,疫苗损耗越小。bOPV糖丸剂型损耗低于滴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双重逆转录PCR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V)和肠道病毒(EV)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方法 从2021年河南省AFP病例中细胞分离得到的36株EV和7株PV粪便标本,利用EV VP4区引物EVP4、OL68-1和PV VP1区引物UG1、UC11构建双重逆转录PCR进行检测,分析特异性和敏感性;以细胞分离培养阳性结果为参照,分析双重逆转录PCR检测的灵敏性。结果 18株EV检测为阳性,4株EV检测为弱阳性,阳性率为61.1%;5株PV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71.4%。EV以柯萨奇B组病毒3型为主,PV均为疫苗类似株。结论 本次实验构建的双重逆转录PCR可以作为PV和EV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