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种基于导管室的小型医学影像传输与存储系统(MINIPACS)的实现方案。提出在PACS系统的设计中,充分利用数据源设备软、硬件功能,熟悉其网络设置方法;并要求巳完全符合DICOM3.0标准的传输、存储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场MR下肢动脉增强造影(contrast-enhanced MRA,CE-MRA)使用较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3 T MR仪,测定对比剂Gd-DTPA浓度(0.5~6.0 mmol/L)与CE-MRA信号强度的关系.选定临床可能应用的浓度值(0.5、1.5、2.5、4.0 mmol/L),对人造血管狭窄模型进行CE-MRA扫描并与DSA相对比,依据管腔表现能力初步确定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对比剂低剂量范围.之后选用较低剂量13 ml Gd-DTPA(相当于1.1~1.3 mmol/L血液浓度)对78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了三段法CE-MRA扫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小腿动脉狭窄诊断率及其静脉污染影响程度进行了Fisher's确切检验.将其中有DSA检查的22例按照不同动脉节段(共220节段)及狭窄程度(划分为4级)与DSA结果进行了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Gd-DTPA在0.5~6.0 mmol/L范围内,浓度与信号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应用较低浓度(1.5 mmol/L)Gd-DTPA进行CE-MRA可获得血管模型狭窄信息.临床数据分析表明低剂量对比剂对于膝以上动脉成像可诊断率达97.4%(76/78),膝以下动脉造影质量受静脉污染显著影响,污染存在与否其诊断率分别为20.0%(31/155)及43.2%(67/155)(P<0.01).22例患者以DSA为标准,CE-MRA诊断狭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0%(168/175)及73.3%(33/45)(K=0.72,P<0.01);但膝以下动脉诊断符合率(K值0.43~0.63)低于膝以上动脉(K值0.75~0.82).结论 低剂量13mlGd-DTPA可以应用于临床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CE-MRA检查,并且与DSA相比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但小腿静脉污染是CE-MRA检查中需要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肝脏恶性肿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仅限于可切除的病例,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原发或转移性肝癌中不到10%。近年来,采用seldinger技术作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不但可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而且通过导管可对中晚期肝癌进行栓塞和化疗。我院从1987年底起对10例中晚期肝癌病人进行了碘化油丝裂霉素混合乳剂的导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子宫出血栓塞时机及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产科大出血为常见急症,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应用已较普遍[1].本院自2004-06-2009-06有11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通过对介入治疗情况的分析,探讨子宫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时机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胆道狭窄、梗阻、硬化及壶腹部瘢痕挛缩的治疗,在胆道外科领域是一个难题。我们采用胆道内支架植入的方法治疗3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36~70岁,均为胆道良性疾病。其中于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后2周,进行胆总管造影发现胆道梗阻,提示硬化性胆管炎1例,壶腹狭窄2例。3例患者均不能夹闭T型引流管,如试行夹管,则很快出现黄疸、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大动脉血栓溶解后形成下级动脉内微小栓塞对组织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随机取兔一侧股浅动脉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经血管外电刺激制作血栓模型,葡激酶静脉溶栓。观察股浅动脉下级血管再灌注前后影像的变化,采用灰度平均计算组织内造影剂的平均密度,比较溶栓前后组织造影剂密度的变化,病理查找组织内的微血栓。结果:血管造影可显示股浅动脉以下4-5级0.2mm小血管走行和分布;实验组8只动物均发现下级小血管充盈不良(共17处),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检查实验组在下级小动脉内发现4个微栓子(50.0%),对照组未见微栓子;实验组血栓溶解后组织造影剂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充盈不良的小动脉支配区的组织造影剂的密度低于充盈正常小动脉支配区。结论:大动脉血栓溶解后的血栓碎屑可使其下级血管发生微小栓塞,微栓塞可减少大血管再通后组织的再灌注,影响再通治疗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盆腔内出血的效果。 方法 自 1 994年 4月~ 2 0 0 2年 1 2月 ,盆腔内出血 8例 ,以seldinger方法穿刺右侧股动脉 ,以 5F(1F =0 33mm)cobra导管行DSA检查 ,造影剂为欧乃派克 35 0 (1∶1稀释 )显示相应血管支供血和出血情况。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 ,经试验注射造影剂确准靶血管后进行栓塞。 结果  6例行DSA检查时均可见子宫动脉血管迂曲且明显扩张 ,末端呈喷流状充盈或者子宫动脉扩张 ,造影剂向周围弥散。 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 ,可见髂内动脉分枝 ,阴道动脉末端可见小斑片状造影剂外渗。栓塞术结束后再次造影检查子宫动脉 ,动脉呈截断性堵塞。 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控制盆腔内出血 ,避免了开腹 ,具有微创性 ,可重复性强 ,定位准确 ,并能快速、有效的止血 ,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重点提出超期工作大型医用 X线机管理、维护、使用、培训关系及对策,延长机器使用寿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石症术前不仅需要作出诊断,而且还需对胆道进行形态学的评价。作者为评价磁共振胆道成像的作用分析10例肝内胆石症(男6例、女4例,年龄25~85岁)的US、CT、直接胆道造影和磁共振胆道成像。其中9例接受外科治疗。术中胆道造影和/或病理学确定胆道扩张和狭窄。US检测出结石7/10例,US表现为高回声病灶;CT检测出8/10例,表现为高密度病灶;直接胆道造影检测出7/10例,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