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MR纵向弛豫时间(T1 mapping)定量评估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情况。方法 连续入组60例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30例、阵发性房颤30例)和59名正常对照,均接受心脏MR检查,分别行心脏电影成像和延迟增强成像,并采用运动自动矫正反转恢复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进行T1 mapping成像。测量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并计算细胞外容积(ECV),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心脏MR检查,未见心肌延迟强化。正常对照左心室增强前心肌T1值小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及持续性房颤患者,且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室增强前心肌T1值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均<0.05)。正常对照左心室心肌ECV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于持续性房颤患者(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室心肌ECV大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房颤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与左心室增强前心肌T1值、ECV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左心室心肌纤维化,且持续性房颤患者较阵发性房颤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5种主要腹泻病毒的流行状况、分布特征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2月市级哨点医院的腹泻粪便标本,采用多重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采集腹泻粪便标本600份,病毒核酸阳性130份,检出率为21.67%,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株检出率最高,为62份(10.33%),其次是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和腺病毒;其中札如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均有腹泻病毒核酸检出,1~4岁组和30~39岁组腹泻病毒核酸的总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4.38%(22/64)和29.59%(29/98),>60岁组检出率最低为11.94% (8/67);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深圳市全年各月份均有病毒性腹泻发生,1月、2月和3月的检出率较高,而8月份的检出率最低.结论 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各年龄组男女均可感染,2014-2015年深圳市的优势病毒是诺如病毒Ⅱ型和轮状病毒,5岁以下婴幼儿是腹泻病毒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沙门菌的感染现状。方法收集福田区辖内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疑似和确诊为感染性腹泻病人412例的粪便样本,对全部样本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因素调查。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荧光定量PCR相结合方法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同时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 412份粪便样本中共检出50株沙门菌,检出率为12.14%,其中检出最多的型别为肠炎沙门菌,其次为山夫登堡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以及利齐菲尔德沙门菌。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荧光PCR检出的阳性菌分别为40株和37株。阳性样本来自于各个年龄段病人;共检出男性20株,女性30株;阳性样本大便性状以稀便居多(31/50),其次为水样便、粘液便和蛋花便;每日腹泻次数均在2~10次范围内,其中25例阳性样本来自伴有腹痛或呕吐症状的患者。结论近几年深圳地区的沙门菌感染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型别多样化,应加强对本地区沙门菌病原谱构成及流行趋势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潘军  申红卫 《疑难病杂志》2009,8(7):402-402
复套型肠套叠是在单套型肠套叠的基础上3层肠壁再一起套入远侧肠管内,由5层肠壁构成,常见类型为回结型。在通常加压8~13kPa下空气灌肠,其失败的病例中80%以上为复套叠,由于其5层肠壁叠加极难复位。因此,笔者着重对其影像形态进行分析,以利于争取手术时机,避免患者多次进行X线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检测的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RT-LAMP)技术.方法 根据HIV-1 gag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RT-LAMP引物,利用 已建立好的基于羟基萘酚蓝(HNB)颜色判定的RT-LAMP体系验证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并对实时荧光逆转录PCR(qRT-PCR)确认的临床样本进行一致性对比.结果 RT-LAMP引物特异性高,检出限为1000个拷贝RNA,对43份临床样本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6% ~ 100%.结论 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方法摆脱了对昂贵仪器的依赖,有望应用于HIV-1感染的现场筛选,为快速检测HIV-1病毒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Waldenstrm macroglobulinemia,W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检查特点、治疗方法。结果表明:16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1岁,贫血和高粘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表现;骨髓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淋巴浆细胞或浆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见瘤细胞弥漫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经治疗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81.3%,完全缓解25%,生存时间6-108月,其中3例死亡,生存率为81.3%。结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疾病过程具有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病程较长,经治疗可获缓解,但不易治愈,部分患者可转化为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深圳某综合医院耶氏肺孢子菌的检出和临床分布情况、影像学特征、生化指标,以及六铵银染色检查的注意事项.结果 共检出6例耶氏肺孢子菌感染,患者年龄14~59岁,来源于ICU、血液内科、儿科等科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了解深圳地区儿童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MES)的病原谱组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病例定义的儿童AMES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药敏检测和常见12种病原体的PCR检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16-2018年共收集145例儿童AMES的脑脊液,70例检出病原体,依次分别为16例无乳链球菌、11例肺炎链球菌、11例大肠埃希菌、10例肠道病毒、3例单纯疱疹病毒。无乳链球菌主要发生在小于1月龄的婴儿(75.0%),肺炎链球菌主要发生在3月~5岁的儿童(90.9%),所有肠道病毒发生在1岁以上儿童。4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75.0%;7株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8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7.5%和75.0%,多重耐药指数为0.25~0.75。结论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小于1月龄婴儿的主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和肠道病毒是1岁以上儿童的主要病原体。多重耐药在大肠埃希菌中较为严重,应继续实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7年-2013年麻疹、风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深圳市福田区2007年-2013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 M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共检测疑似血清标本449份,其中麻疹抗体阳性205份,总阳性率为45.66%;风疹抗体阳性47份,总阳性率为10.47%。麻疹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9月,呈双峰型;风疹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3月-6月,5月为发病高峰。麻疹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阳性构成比为40.49%;风疹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10岁~30岁,阳性构成比为70.21%。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两年麻疹发病呈现明显回升趋势,麻疹发病年龄呈现向小年龄和大年龄两极移动的趋势,风疹发病以青年居多,建议加强常规免疫规划管理,提高麻疹、风疹疫苗接种率和重点人群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戈谢病患者胸部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肺部浸润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03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戈谢病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胸部CT检查,分析和描述其肺部间质和实质等影像表现。结果43例戈谢病患者中,有20例胸部CT表现异常。肺部呈弥漫性小叶间隔增厚10例,主要分布在双肺下叶;肺部呈单叶段或多叶段的磨玻璃征象5例;细小结节影2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影;肺纤维化者1例,以左肺上叶更为显著。其他表现包括肺囊泡3例、局限性胸膜增厚2例、气胸1例、肺动脉高压1例、胸腺增大12例。戈谢病患者出现肺部病变者以10~14岁居多,其中,小叶间隔增厚与胸腺增大等征象多见,在该年龄区间内分别各有5例。结论戈谢病患者半数累及肺部,肺部表现多样,多表现为弥漫间质病变,主要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和磨玻璃样透光度减低,与戈谢细胞浸润病理一致,但不具备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并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浸润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