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科自1998年1月~1999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断指再植140例共189指,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者共11例11指(5.8%),经采取积极、有效、及时的处理,成活8指,失败3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1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6岁。致伤因素为刀砍伤2例,电锯伤3例,机器挤轧伤2例,撕脱伤3例,压砸伤1例。离断平面自指根至指尖。术后发生动脉危象3例,其中动脉痉挛1例,血栓形成2例。行保守治疗1例,手术探查2例,均成活,其中1例行两次手术探查。发生静脉危象8例,均因静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全部在手术显微镜下探查,成活5例,失败3例。2 讨论断指…  相似文献   
2.
手指及前臂部伸、屈肌腱多平面离断伤,临床并不少见,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肢(指)功能。我科自1996年8月~2004年9月共收治伸、屈肌腱2个以上的多平面离断伤32例112条,经手术及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治疗的作用,探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自2000年4月-2004年10月。对76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术前采用支具被动牵引治疗后,根据虎口挛缩情况进行植皮、“Z”字成形术度各种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拆线后,再以支具固定,以物理测量评价疗效。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6例患者,术前进行15-90d治疗,虎口角、虎口宽度、手功能均明显增大。2例取消手术治疗,16例简化手术方案,35例缩小取皮范围。结合手术治疗74例,6个月后随访,虎口扩大优69例,良7例;手功能优16例,良33例,中25例,差2例。结论 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可有效扩大虎口、简化手术难度,缩小取皮范围,预防术后虎口再度挛缩的几率,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引起肢体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发高血压、高血脂或高血糖可使下肢缺血更广泛及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短期可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截肢比例增大,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病因.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采用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CLI患者86例(104条肢体),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同志曾说过:“人体是对环境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因而不能只用还原论来处理,那会陷入机械唯物论的泥坑,一定要用还原论和整体论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做指导”。对患者来说,如果只对其施行临床治疗而不考虑病人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是不行的。据观察80%以上的病人在精神上都受到一定影响,轻者闷闷不乐,沉默寡言,重者极度忧郁、悲观厌世。这种情况在一些长期卧床的重病人,尤其是癌症患者身上经常可以看到。由于患者的精神状态对于治疗效果有着极大影响,而精神护理又常常容易被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医护人员应对…  相似文献   
6.
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指(趾)端皮下。对我院1988-02~2004-05院外被误诊的手指血管球瘤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56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发生LDVT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析发生术后LDVT的原因,使后期术后LDVT的患者明显下降。经治疗38例患肢肿胀完全消退,14例存在LDVT后综合征,失访4例。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术前危险因素的评估,手术规范操作及术后个体化方案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可以使术后LDVT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126例150条,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外膜束膜联合缝合、束膜缝合、电缆式神经移植、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6个月。3年随访,优良率81.3%。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无损伤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能使神经束较准确的对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女,70岁。因间断发热伴腹痛20天,加重4h于1995年12月10日入院。20天前出现畏寒、发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向右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入院前必出现高热、腹痛加重,以胆囊炎收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0年。直体:T39.8℃,P102次/min,R24次/min,BP18/12kPa,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及腹肌紧张,Murphys’征(+)。B起示:①胆囊炎并胆道感染;②胆囊内回声异常。入院诊断:急性胆囊炎。入院后给以消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于入院后第9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腹痛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50条肢体),均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部分患者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分析髂动脉、股腘动脉以及膝下动脉手术成功率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随访24个月,评估病变血管畅通率.结果 50条肢体共51处病变,其中37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14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4.1%(48/51),术后踝肱指数为(0.7±0.2),显著高于术前的(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静息痛消失,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增加.不同病变部位分析,髂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为100.0%(20/20),术后6月、12月及24月动脉畅通率分别为100.0%(20/20)、95.0%(19/20)、85.0%(17/20);股腘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为95.2%(20/21),术后6月、12月及24月动脉畅通率分别为90.5%(19/21)、76.2%(16/21)、66.7%(14/21);膝下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为80.0%(8/10),术后6月、12月及24月动脉畅通率分别为70.0%(7/10)、60.0%(6/10)、40.0%(4/10).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膝下动脉术后再闭塞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