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肠癌是就近年来在消化道癌发病率上升最快以及最显著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常较隐匿和缺乏特异性,误诊和漏诊屡见不鲜。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已成为临床上首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结肠癌总体治疗的观念和方式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下面就这方面发展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直径金属对金属(MOM)与金属对聚乙烯(MOP)假体全髋关节置换(THA)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THA手术的44例(44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OM组(22例22髋)采用大直径MOM承重界面假体,MOP组(22例22髋)采用MOP承重界面假体。对两组术中髋关节活动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影像学表现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屈髋内旋、屈髋外旋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获得随访,MOM组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18~37个月),MOP组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16~35个月)。MOM组和MOP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1)d和(7±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l、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OM组和MOP组Harris评分分别为(37.8±4.8)、(85.6±3.2)、(89.4±4.1)、(94.5±2.3)、(94.7±3.1)、(93.8±3.6)分和(38.5±5.5)、(80.2±4.4)、(83.6±2.9)、(90.8±2.7)、(91.6±3.6)、(89.6±6.3)分,术后各时相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相点比较,MOM组均高于MOP组(P <0.05)。术后12个月MOM组和MOP组髋关节总活动范围分别为(236±9)°和(203±10)°,与术前的(119±14)°和(112±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OM组髋关节活动度优于MOP组(P <0.05)。X线片检查示MOM组22髋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无内外翻,无股骨假体下沉;MOP组1髋轻度内翻位,术后6个月1髋出现<1.5 mm的下沉,至末次随访股骨假体位置无明显改变。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脱位、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及股骨骨折或骨溶解等并发症。结论与MOP比较,采用大直径MOM行THA能够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更为有效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毒饵罐控制农田鼠害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首次将毒饵罐应用于农田鼠害控制。1989年1~5月和1993年3~5月,在本省薛城区进行的试验表明,毒饵罐可以长期控制农田害鼠数量,尤以每5亩地1个毒饵罐的效果最好,7亩地1个毒饵罐亦具有一定效果。该法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年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10月,采用生物型假体对18例(23髋)青年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12例(17髋),女6例(6髋);年龄19~34岁,平均26.4岁。左侧8例,右侧5例;双侧5例。合并髋关节病变5~8年,平均6.8年。术前髋关节屈伸活动度为(30.3±21.4)°,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43.2±2.7)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年6个月~8年,平均6年。术后2例(2髋)发生异位骨化,1例(1髋)自觉大腿轻度酸痛。术前步态异常患者中除1例仍存在轻度摇摆外,其余患者步态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及翻修发生。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90.3±3.5)分,髋关节屈伸活动度达(95.3±27.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年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们试验总结出农田灭鼠封锁带式投饵方法,即将毒饵投放在特殊生境(田埂、地边等)内侧3~5m处,按1堆/5m围地1周,地宽每超过30m加投1行毒饵,1堆/5m,较传统的棋盘式投饵方法省工、省饵,近10年来在山东省大面积灭鼠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2001年我们对封锁带式投饵又进行了改进,称为封锁带改进式投饵,比封锁带式投饵更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
贝叶斯Meta分析(Bayesian Meta-Analysis)是近年来基于贝叶斯统计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Meta分析方法,主要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Carlo,MCMC)方法、使用WinBUGS软件[1]进行。经典统计学派的统计量,往往不易找到其精确的有限样本分布,因此多数情况下是基于大样本渐近分布做出统计推断,而贝叶斯学派则可直接计算精确的有限样本分布,并不依赖于渐近理论,且充分考虑了模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讨论骨旁脂肪瘤的临床诊断路径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我科曾临床诊断及治疗6例骨旁脂肪瘤的资料,其中股骨旁2例,桡骨旁1例,髂骨旁1例,腰椎棘突旁1例,肱骨旁1例,该组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5~58岁,平均35.6岁。6例患者均行X线、彩超检查及MRI检查,4例行CT检查,治疗方法均采用手术切除,术中采取瘤体包膜外边缘的完整切除,并将基底骨突及少许周边外观正常骨膜、骨质凿除。结果3例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6例术后均做常规病理化验,证实瘤体为脂肪组织来源,术后随访3~7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骨旁脂肪瘤术前可以通过完善的病史、体征及详细的影像学分析做出初步诊断,结合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完整的手术切除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5例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和钢板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t=7.230,P0.01)、出血量(t=8.084,P0.01)、住院天数(t=5.505,P0.01)及骨折愈合时间(t=2.871,P0.01)均显著少于钢板组。钢板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38.2%)显著高于联合组(9.5%)(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与Rasmussen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前者具有创伤较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天数较短、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髌骨软骨退变Outerbridge分级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因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86例;年龄56~82岁,平均(65±5.0)岁。随访时间2~5年,平均3.5年。术中对髌骨软骨退变分级的评定采用Outerbridge标准,统计末次随访时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满意度及膝前痛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分判定为有膝前痛;比较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ale,KSS)及髌骨评分。结果 OuterbridgeⅠ级18例、Ⅱ级36例、Ⅲ级62例、Ⅳ级35例。膝前痛发生率4.0%(6/151),其中轻度疼痛4例、中度2例。无翻修病例,总体满意率96.7%(146/151)。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满意度(H=5.54,P=0.14)、膝前痛发生率(H=0.56, P=0.91)、KSS膝评分(F=1.95, P=0.12)、功能评分(F=2.11,P=0.10)及髌骨评分(F=1.35, P=0.2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无差异,对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无须置换髌骨。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已经成为治疗髋关节终末期疾病的良好方法。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早期由于术后脱位和内衬碎裂(陶瓷对陶瓷假体);晚期由于磨损、骨溶解严重影响假体的生存率,为了降低上述并发症,人们设计了金属对金属承重面(metal—On—metal,MOM)假体。并通过材料学的发展和假体设计的改进而成为第三代MOM假体,取得优良的长期临床疗效。作者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月对本院应用MOM的临床结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