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目前常用的术式,在C型臂X线机应用广泛的情况下,脊柱外科医生多能熟练掌握该项技术.笔者自2008年5月~2010年2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中,钛质外科网结合自体椎体碎骨植入以其较高的融合率,良好的即刻稳定性、维持椎间高度、维持颈椎曲度、避免供区并发症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关于钛质外科网术中的修剪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没有达到一个共识。 目的:通过观察个体化设计钛网对颈椎曲度恢复的影响,测试个体化设计钛网植入后植骨界面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将骨密度无差异的16具人颈椎标本以两侧颈长肌内侧缘为标志,行C5单椎体次全切,随机选择8具作为直形钛网组,将钛网常规剪成直形植入开口槽中;另8具作为梯形钛网组,将钛网修剪成一定斜度,模拟正常椎间隙前高后低的形状植入开口槽中。将术前拍摄的颈椎侧位X射线片作为空白对照组。测量各组颈椎弧度、椎间角度、椎间高度、手术间隙缩窄1 mm的最大载荷及刚度。 结果与结论:梯形钛网组、直形钛网组颈椎前凸角度、手术节段椎间角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5,P < 0.01),梯形钛网组效果更加明显;梯形钛网组与普通钛网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较空白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71 mm和3.25 mm(P均< 0.01),梯形钛网组与普通钛网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梯形钛网组手术间隙缩窄1 mm的最大载荷及刚度均高于普通钛网组(P均< 0.05) 。说明个体化设计的钛网可以模拟正常椎间盘前高后低的形状,在一定的椎间撑开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恢复颈椎生理弧度和手术节段椎间角度,不但更适配椎间隙前高后低的形态特征,还具备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推拿为主封闭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7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结论:应用该方法治疗肩周炎,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浅表表皮样囊肿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全面的探究.方法:择取该院2011年8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共计92例.分别调取本次研究所择取的9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从血流、边界以及回声等多个方面,对其高频超声的实际表现作出进一步的分析.结果:92例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都为不均匀性的低回声结节.当中,囊实性者,共计34例;能见条索状亦或者是点块状强回声者,共计81例;内部无血流信号者,共计91例;和皮肤紧密相连者,共计89例.结论:在高频超声下,浅表表皮样囊肿表现特异,能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49椎采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固定节段4~6节。患者均在72 h内手术。结果 41例均获随访,时间12~46(28±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6例恢复至B级4例,2例无恢复;B级10例恢复至C级6例、D级3例、1例无恢复;C级15例恢复至D级9例、E级2例,4例无恢复;D级6例恢复至E级3例,3例无恢复;E级4例仍为E级。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35.36%±7.48%,术后纠正到91.48%±2.15%,末次随访时为90.56%±1.63%;Cobb角:术前为37°±8°,术后及末次随访为-4°±2°。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急性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能达到椎体早期复位和脊髓减压目的 ,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分析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根据手术时的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70岁,28例;B组年龄<70岁,4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改善率以及影像学资料无明显差异,A组全身并发症、椎间塌陷融合、延迟融合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未发现不融合.结论 不同年龄组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采用恰当的手术策略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3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结果:均恢复原工作。结论:针对致病因素采取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或非融合或/和后路椎板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不同形状钛网植入后植骨界面的生物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中,钛质外科网结合自体椎体碎骨植入以其较高的融合率,良好的即刻稳定性、维持椎间高度、维持颈椎曲度、避免供区并发症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关于钛质外科网术中的修剪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没有达到一个共识.目的:通过观察个体化设计钛网对颈椎曲度恢复的影响,测试个体化设计钛网植入后植骨界面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骨密度无差异的16具人颈椎标本以两侧颈长肌内侧缘为标志,行C5单椎体次全切,随机选择8具作为直形钛网组,将钛网常规剪成直形植入开口槽中;另8具作为梯形钛网组,将钛网修剪成一定斜度,模拟正常椎间隙前高后低的形状植入开口槽中.将术前拍摄的颈椎侧位X射线片作为空白对照组.测量各组颈椎弧度、椎间角度、椎间高度、手术间隙缩窄1 mm的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与结论:梯形钛网组、直形钛网组颈椎前凸角度、手术节段椎间角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P<0.01),梯形钛网组效果更加明显;梯形钛网组与普通钛网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较空白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71 mm和3.25 mm(P均<0.01),梯形钛网组与普通钛网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梯形钛网组手术间隙缩窄1 mm的最大载荷及刚度均高于普通钛网组(P均<0.05).说明个体化设计的钛网可以模拟正常椎间盘前高后低的形状,在一定的椎间撑开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恢复颈椎生理弧度和手术节段椎间角度,不但更适配椎间隙前高后低的形态特征,还具备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用二维超声观察睾丸、附睾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睾丸、附睾的血流情况.结果:患侧睾丸血流信号消失是诊断睾丸扭转的可靠指标,如果患侧睾丸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回声均匀,提示睾丸尚未坏死,手术复位后睾丸可以存活;如果睾丸明显增大,回声极度不均,见较大范围的不规则低回声及无回声区,则睾丸不能存活,需手术切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时间短、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克服颅脑CT立体定向手术中软组织分辨率低的不足,而MR立体定向手术的禁忌症较多,探索在脑CT立体定向手术中辅以MR模拟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将5粒鱼肝油丸置入西瓜的不同深处,在MR机上做2mm断层扫描,在CT机上做1mm断层扫描。利用软件进行CT/MR图像配准,测量5个鱼肝油检测点的CT的坐标和MR的坐标,分析检测点CT实测坐标与MR的指示坐标的误差。结果:MR的模拟坐标和CT实际坐标误差<2mm,利用软件配准在MR图像上进行CT立体定向的模拟可视化是可行的。结论: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CT/MR联合定位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