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2014-2018年山东省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运营效率,为山东省医院的总体规划和绩效提升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的规模收益可变(VRS)BC2模型比较山东省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运营效率.[结果]2014-2018年山东省公立医院机构数从854个减少为807个,民营医院机构数从100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与luxS、oqxB、rarA等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200株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组)和300株对上述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组)体外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生物膜形成能力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膜形态特点;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luxS、oqxB、rarA、acrB、ramA、ompK36和micF)表达量。结果强生物膜形成能力组的平均生物膜形成量是弱形成能力组的16.8倍,敏感组和耐药组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OD590的平均值分别为0.783±0.642和0.672±0.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显示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的菌株团块内包含大量的生物膜,形态完整且细菌密集排列;强生物膜形成能力组中luxS表达水平分别为中等和弱形成能力组的5.98倍和3.37倍;外排泵、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luxS基因的表达量有关,luxS作为一个高阶调控基因,其与ramA、ompK36和micF等基因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共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40岁.反复上腹部胀痛10天余.体检:黄疸阴性,腹平,右上腹较饱满,未触及明显肿块,肝脾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正常.癌胚抗原(CEA)1.0gg/L;糖蛋白抗原(CA)-19-9 10.4 U/ml;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B超:左肝管直径11.1 mm,右肝管直径13.3 mill,胆总管呈囊性扩张,胆总管内可见33.8 mm×34.2 mill的强回声,边界可辨,回声欠均匀,提示:胆总管囊肿伴实质性占位,胆管癌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龙血竭对分离自伤口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龙血竭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离自伤口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26株,琼脂稀释法检测龙血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试验、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和细菌泳动试验分别检测龙血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生物膜形成能力、泳动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龙血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5000μg/mL;512μg/mL龙血竭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速率和最大生长量;各浓度的龙血竭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经龙血竭处理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pslA、pelA、algD、algU的表达量有所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在含≥128μg/mL龙血竭的泳动平板表面的扩散直径减小。结论 龙血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通过降低pslA、pelA、algD、algU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同时可以降低细菌的泳动能力,进而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伤口感染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现状,并分析其公平性.预测2019-2022年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为优化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我国全科医生数量.[结果]2014-2018年我国全科医生总数及每万人口全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快速多黏菌素NP法检测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黏菌素耐药性的性能,并初步探究其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黏菌素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多黏菌素耐药株4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鲍曼不动杆菌8株;同期多黏菌素敏感株12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各50株、鲍曼不动杆菌2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认多黏菌素E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使用快速多黏菌素NP试剂(含1%葡萄糖)检测肠杆菌科细菌对多黏菌素E的耐药性,并评价分别含1%、2%、4%葡萄糖浓度的快速多黏菌素NP试剂对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多黏菌素E耐药性的效果。结果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为标准,快速多黏菌素NP法检测肠杆菌科细菌多黏菌素E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34/34)、99%(99/100)和99.3%(133/134);采用4%葡萄糖浓度的快速多黏菌素NP试剂,培养至16h时对鲍曼不动杆菌多黏菌素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也可达到100%(8/8)、90%(18/20)和92.9%(26/28)。结论快速多黏菌素NP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在肠杆菌科细菌的多黏菌素耐药性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经改良后也可应用于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黏菌素耐药性检测,为当前临床快速可靠检测病原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性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肛肠疾病(肛裂、肛瘘、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国肛肠病调查报道发病率高达59.1%[1],其中很多患者需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和麻醉方法导致术后疼痛剧烈,直接影响手术质量[2]。本院采用亚甲蓝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配制成长效止痛剂,用于混合痔、肛裂、肛瘘患者术后镇痛,能明显减轻疼痛。现将一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田学斌  程琳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223-223,226
患者男,76岁,体检发现左肝包块20年余。患者20年前(1987年)体检CT提示:左肝囊肿,直径约4.0cm(图1),1990年CT检查提示左肝囊肿(图2),未做特殊处理,随后逐年体检,囊肿渐进性增大,  相似文献   
9.
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方法治疗内痔Ⅰ~Ⅲ期患者100例,内痔Ⅳ和混合痔患者9例(混合痔患者需配合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致肝脓肿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为肝脓肿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63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拉丝试验将感染菌株分为高黏表型菌株和非高黏表型菌株,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法检测细菌的毒力基因和荚膜血清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79.1%),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88.9%),其中49.7%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6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13%,50株(30.7%)菌株具有高黏表型。高黏表型菌株荚膜血清型主要为K1和K2型,非高黏表型菌株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此外,两组菌株毒力基因(气杆菌素和rmpA)携带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荚膜血清型对患者预后好转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取引流治疗的患者预后好转率显著高于未引流患者(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常见于中老年人,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高黏表型菌株不能完全代表菌株的高毒力,菌株毒力基因的携带及荚膜血清型对患者预后无影响,及时引流对治疗肝脓肿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