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2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三峡库区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峡水库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于2002年5-12月开展涪陵区库底卫生清理,范围为坝前135 m抵抗20 a一遇洪水回水线(又称二期迁移线)以下的库底.库底卫生清理对象分为一般性污染源(5 882座)和传染性污染源(68座).一般性污染源包括1 786座畜厩、2 316座粪池、233座化粪池、188座沼气池、202座公共厕所、1 157座普通坟墓;传染性污染源包括22家医疗卫生机构和18座医院垃圾、13座屠宰场、5座兽医站、4座牲畜交易所、6座传染病疫源地、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墓地.灭鼠与鼠密度监测的范围包括拆迁区、耕作区、人群居住地、仓库、码头、垃圾堆等场所共1 308.62×104m2.主要采用生石灰搅拌、净土回填、漂白粉消毒等方法.结果完成全部库底卫生清理对象的卫生清理工作.灭鼠前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3.97%和2.97%,灭鼠后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0.65%和0.33%,分别下降83.63%和88.89%.结论通过库底卫生清理,清除了移民区的传染性污染源和一般性污染源,减少了污染源对三峡水体的污染;通过灭鼠工作的开展,降低了鼠密度,控制了鼠介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涪陵区从 195 0年开始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至今 ,传染病控制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 ,总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1] ,年均死亡率由 5 0年代的 2 3 71/ 10万 ,下降至 90年代的0 74 / 10万。为探讨涪陵区传染病死亡规律 ,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 ,降低死亡 ,现将涪陵区 195 0 -2 0 0 0年传染病死亡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传染病死亡资料来源于涪陵区历年法定传染病年报及个案调查资料。应用MicrosoftExcel 2 0 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传染病总死亡水平 涪陵区 195 0 - 2 0 0 0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2 9…  相似文献   
4.
某区5年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涪陵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为制订相应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23.05/10万,发病率从1999年以后呈现年上升趋势,发病以农村为最高,主要集中于5-7月及11月,占58.96%,发病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95.58%。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儿童及小学生,应用腮腺炎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查对象为当地医院经用RPHA(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阴性的960名献血员,再经ELISA(酶免疫吸附法)检测,检出HBV五项标志阳性304例,其阳性率分别为:HBsAg5.94%、HBeAg4.89%、抗-HBe9.06%、抗-HBs11.15%,抗-HBe11.56%。总感染率为31.67%。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在世界范围内肺结核疫情回升 ,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在涪陵区肺结核呈上升趋势 ,发病率居于各种传染病的第 2位。为了掌握肺结核疫情态势 ,制订有效预防措施 ,降低发病率 ,为肺结核防治决策提供参考。现将重庆市涪陵区 1986-2 0 0 1年肺结核发病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1 资料与方法肺结核疫情资料来源于涪陵区 1986-2 0 0 1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 ,人口资料由本区统计局提供。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1986-2 0 0 1年全区报告肺结核累计发病12 886例 ,死亡 3 2例 ,年均发病率为 76 5 0 …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者调查分析,了解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疫情现状、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应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全区304例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综合分析涪陵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涪陵区艾滋病人群感染率为0.13%(95%可信限:0.12%~0.14%,P=0.05),男性高于女性(χ2=12.1,P<0.005);性途径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占性感染的37.41%;注射式吸毒感染有下降趋势;各人群感染率差异明显,91.26%的感染者为20~50岁,且文化程度较低;全区感染者均为HIV-1型病毒感染。结论艾滋病已经在普通人群中流行,但仍处于低水平流行中,性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方式成为重要传播方式,感染者及发病死亡人数增长迅速,流行趋势有进入高速增长期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1998年我站肾综合征出血热按全国监测方案继续进行人间和鼠间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462例性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永成  甘业光  陈艳  谢中  文进 《疾病监测》2001,16(11):418-420
近年来 ,性传播疾病 (STD)再度流行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 ,现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性病的社会敏感性 ,致使绝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用的是假名、假单位、假住址 ,亦不愿提供性伴的真实情况 ,这样给治疗的患者及传染源的追踪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治对策以控制性病的蔓延提供一定帮助 ,现将我区2 0 0 0年流行情况分析如下。资料来源资料来自 2 0 0 0年所辖区 (地 )、乡 (镇 )医疗卫生单位 (含地域医院 )和厂矿医务所《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 (性病 )疫情卡。流行概况1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了解涪陵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进而推动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法]采用匿名调查的方武对涪陵区师范学院大学生、涪陵区戒毒所戒毒人员、涪陵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2052人作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正确回答率为60.56%,戒毒人员为72、93%,从业人员71.47%,大学生最低。在对待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和显病后的就医选择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结论]急需加强对大学生特别是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以获得在更大范围人群中更广泛深入的进行再教育,同时加强对其他人群和全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推动全社会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