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学方法是合理诠释和研究藏象理论最应遵循的方法论之一。将藏象理论回置于其发生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探析藏象之形质之象、生理之象、病理之象、外应之象的发生学依据,揭示藏象理论的发生由来、形成原委,以进一步加深对藏象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随着溶栓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因其并发各种出血 ,尤其是颅内出血 ,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从而限制了溶栓疗法在临床的应用。为提高该疗法的安全性 ,本文拟就这方面问题作一简要综述。1 危险因素许多调查研究提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TIMI)治疗并发颅内出血 (ICH)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龄、低体重、女性、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以及既往的脑血管事件等 [1~ 4] 。对曾有中风病史的 AMI患者 ,在实施溶栓治疗后是否存在较高的 ICH发生率争议颇多。晚近有作者…  相似文献   
3.
中医典籍最先涉及胰腺组织的是《难经》所述之"散膏"。明清西学东渐,催化了我国医界对"胰"的进一步认识。康熙朝满文人体解剖图谱《钦定格体全录》是首部描绘胰脏解剖结构的入华西学著作,此后合信《全体新论》、德贞《全体通考》等描述胰脏的形态、功能,产生之影响更为广泛。从散膏到甜肉,从至膵,中医对于胰的认识有着动态变化、逐步发展的过程。建议在中医传统脉络下,基于脾胃理论的整体框架,拓展胰的属性、脾胰关系、胰与命门等问题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斑秃为累及毛发的突发性、非瘢痕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中青年中较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头部大小不等圆形脱发。近年来,用针灸或药物外治斑秃效果满意,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丁甘仁医案著作中外科病案的辨证规律。方法 采用Apriori算法建模,对丁氏外科医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及频数统计,探索丁氏外科的辨病、辨证特色。结果 丁氏外科医案中疽为优势病种,痈、骨槽风、瘰疬等病也较为常见。与《中医外科学》中辨证对比,丁氏对疽的辨证更注重里证,而非表里同病;丁氏对大头瘟的辨证以表实热证为主要证型,而非内热证。此外,丁氏医案中辨证为血虚气滞或阴亏气滞的病案比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血两虚等常规外科证型更为常见。结论 丁甘仁外科医案所体现的辨证规律对当下外科疾病的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阴血亏与气滞两种病机的并存多出现在瘤、癌、瘰疬、附骨疽等病案中,反映了丁氏对“因虚而滞”和“因滞而虚”两种病变机理的认识,丰富了中医气血关系的理论,扩充了中医外科辨证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考证的方法,从发生学角度探析了肝藏"形质之象"的认识源流与内涵,指出肝之"形质之象"既有源于对肝之实体的解剖学观察,又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辨、经络循行的推理、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治疗经验的反证密切相关,提示中医学所言之"藏",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中医神明之争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神明之争为目标 ,阐述了目前主要存有的“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心脑共主神明说”的主要观点和学术渊源 ,指出“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实际无争论的焦点 ,“心脑共主神明说”则立论不足 ,中医神明之争毫无必要。  相似文献   
8.
古训今绎     
安乐之道在于保养,保养之道在于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饮膳正要.养生避忌》注释守中:中,不偏不倚。守中,保持适度。《饮膳正要》: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撰写。该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食疗食养的专著。  相似文献   
9.
古训今译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注释:验:验证、验合之意;本:推究、推原之意;《备急千金要方》: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著。该书  相似文献   
10.
肺与皮毛内外通应,《黄帝内经》计有12篇、15处明确论及。如《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肺生皮毛”等。后世虽代有发挥,但对肺与皮毛关系的基本认识多沿用《内经》之说。近年来,许多学者就“肺主皮毛”从文献、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兹就“肺主皮毛”的科学内涵、生理病理联系及临床指导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肺主皮毛理论的科学内涵1.1肺主皮毛是肺与皮毛多种关联的高度抽象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皮肤、汗孔与毫毛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肌肤、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