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术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情况及PTSD症状群变化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干预患者形成良好康复行为。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中文平民版(PCL-C)、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28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3天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心理状态进行随访,基于收集的数据分别构建线性增长曲线模型及不定义增长曲线模型,分析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结果 111例患者被诊断为PTSD,PTSD阳性率为39.64%,其中106例患者完成全程随访,中青年AMI患者术后PTSD的再体验、回避、情感麻木、高警觉症状群均呈非线性下降趋势(P<0.05)。协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存在并发症、术中知晓程度低的患者,PTSD初始水平高(P<0.05);术中知晓程度高的患者,PTSD症状改善快(P<0.05)。不同时期的抑郁、焦虑水平对相应时期的PT...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理解、促进和维持个体健康行为提供新视角。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对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的内涵、作用机制及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现状、当前研究的不足等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结果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目前主要应用于健康促进行为与健康危险行为的解释;该理论为解释个体健康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主要包括一致性信念、未来时间取向、行为优势和执行功能;基于该理论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未来情景想象训练、时效性激励、教授提升自我调节策略及建立与健康行为一致的环境线索等。结论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为理解个体健康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为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新靶点,未来研究应立足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进一步深入探究个体健康行为的产生及维持机制,促进该理论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已成为许多医疗机构一项重要的职业卫生问题,具有高患病率、不良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对于护士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满意度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非药物干预具有低成本、便于操作、不良反应较低及依从性较高等特点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我们综述了人体工程学干预、运动干预、中医非药物干预、心理干预、教育培训及联合干预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在护士职业性腰背痛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护理管理者进行职业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分析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90名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90名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41.6%,以再体验、麻木和高警觉症状为主。控制犯罪血管分布、病情知晓程度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主观支持在依恋回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22.95%。依恋焦虑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社会支持在依恋回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起到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构建基于依恋回避的干预策略,提高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