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着床窗口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正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 ,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黄体中期ER、PR及其mRNA的表达 ,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中雌激素 (estradiol,E2 )及孕激素 (progesterone,P)水平。 结果 :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 2 2例中有 2 0例为分泌中期改变 ,2例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弱表达 ,ERmR NA及PRmRNA的表达也较弱 ,而PCOS妇女治疗后黄体中期氯米芬 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及氯米芬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各 15例分别有 8/ 15及 7/ 15光镜下为分泌中期改变 ,其它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的表达增强 ,其基因的表达也明显增强 ,血清P的水平相对较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共 10例 ,E2 、P及P/E2 接近对照组 ,上述标志物的表达与对照组相似。但 3组PCOS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增生、致密 ,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 ,且间质致密处ER、PR及其mR NA表达均下降。结论 :氯米芬 /人绒毛膜促性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EOC)脑转移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复习文献总结EOC脑转移的发病率、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和诊断。对已有的EOC脑转移资料进行合并分析,运用COX回归模型评价各预后因素,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时间。结果:EOC脑转移发病率为1.10%,79%的患者发生在FIGOⅢ、Ⅳ期,浆液性腺癌占58%,96.6%为组织学Ⅱ级和Ⅲ级。诊断脑转移后生存时间平均10.6月(1~76月),预后因素与转移瘤数量、颅外肿瘤情况及治疗方法关系密切。结论:EOC脑转移预后差,但早期诊断并给予综合治疗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特别是手术后放疗明显优于单独手术或放疗。临床病例数还较少,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 (SABC)技术检测了子宫内膜腺癌组织15例中LH及LHR表达和分布.结果:LH及LH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定位基本一致,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质,胞核未见阳性物质. 随着分化程度的提高,其免疫反应性物质的着色也逐渐增强,相邻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既能产生LH,又能表达LHR,与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就诊育龄期妇女,年龄为25~35岁,选取PCOS患者(77例)为PCOS组,正常妇女(73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体重、血压、静息心率、血脂,并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偏相关分析评价PCO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PCOS组静息心率为(82.09±7.86)/m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9.55±5.66)/min(P<0.05),PCOS组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及餐后血糖及胰岛素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静息心率与BMI、收缩压、空腹胰岛素、餐后1h胰岛素、甘油三酯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177、0.191、0.199、0.204、0.216,P均<0.05);(3)把两组再分成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后比较,PCOS非肥胖组静息心率、收缩压、餐后1 h血糖、血脂等均高于正常肥胖组;(4)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BMI、舒张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因素后,收缩压升高(β=0.237)及甘油三酯升高(β=0.222)是静息心率增快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 PCOS患者静息心率的增快与收缩压及甘油三酯的升高有密切相关性,并随着收缩压及甘油三酯等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的增加,PCOS患者的静息心率也随之增快。  相似文献   
6.
7.
三维超声造影技术(3D-CEUS)在三维超声成像的基础上,再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很好的血流示踪作用,增强组织器官内血流的散射信号强度,评价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因此三维超声造影通过对子宫输卵管血流的研究有助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预测辅助生殖的结局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SCH)患者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变化.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育龄期妇女,年龄在25~35周岁,选取PCOS合并SCH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PCOS不伴有甲状腺疾病功能异常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体重、血压、静息心率、血脂,并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评价PCOS合并SCH患者血脂及胰岛素变化情况. 结果 (1)PCOS合并SCH组静息心率、空腹胰岛素(FINS)高于PCOS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甘油三酯(TG)、餐后1h胰岛素(INS-1h)均显著高于PCOS组(P<0.01);(2)两组中按照体重指数(BMI)比较分析:PCOS+ SCH组中BMI≥23亚组与PCOS组BMI≥23亚组相比,心率明显增快,TSH与TG显著升高,INS-1h也有明显的升高.PCOS+ SCH组中BMI<23亚组与PCOS组BMI<23亚组相比,除TSH有显著升高外,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3)相关分析显示:TSH与TG、高密度脂蛋白(HDL)、FINS、INS-1h有相关性(r分别为0.360、-0.259、0.408、0.255,P均<0.01). 结论 PCOS合并SCH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水平的改变,TG水平的升高、HDL及胰岛素水平的改变可能成为PCOS合并SCH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诊断宫腔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检查提示怀疑宫腔粘连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者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率;在月经20~23d对3D-TVS诊断疑似宫腔粘连的患者行声诺维(sonovue)3D-CEUS检查,获得内膜厚度、容积(V)、回声强度(MG)、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综合指数(VFI)等相关指标;对经sonovue 3D-CEUS疑似宫腔粘连的的患者,于月经第3~7天行宫腔镜检查,回顾性分析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患者与3D-CEUS获得的V、MG、VI、FI、VFI值的关系。结果 3DTVS与宫腔镜比较,3D-TVS诊断宫腔粘连的符合率是90.14%;宫腔镜检查轻、中、重度3组,各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和容积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和重度组子宫内膜MG分别(39.75±7.46)、(45.64±6.1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重度组组间子宫内膜VI、FI、VFI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静脉推注30mg sonovue造影剂后,3D-CEUS检查结果显示:3组内膜血流VI值分别较造影前显著增加(P0.001),轻度和重度、中度和重度组的内膜VI、FI、VFI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EUS检查不仅可以较准确的诊断宫腔粘连,而且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对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V、MG、VI、FI、VFI进行定量测量,对宫腔粘连的程度有更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米索前列醇联合水囊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水囊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依沙吖啶引产106例和水囊+米索前列醇引产83例,观察其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引产结束时间、引产总时间、分娩时出血量、住院天数和术后清宫率。结果水囊+米索前列醇组发动临产时间、分娩时间及总时间显著短于依沙吖啶组(均为P<0.01);出血量以及患者住院天数亦显著少于依沙吖啶组(均为P<0.01);分娩后清宫率为25.30%,显著少于依沙吖啶组(58.49%)(P<0.01)。水囊+米索前列醇组有4例失败,但再次水囊引产均成功;而依沙吖啶组均引产成功,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水囊引产可显著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清宫率,缩短住院时间,虽有一定失败率,但再次水囊引产均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