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正常和恶性前列腺上皮细胞都是一个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循环中大多数IGF-1和IGF结合蛋白-3(IGFBP-3)结合而束缚了生物利用度。多重研究表明血清高的IGF-1和或低的IGFBP-3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有很大关系。IGF-1和IGFBP-3编码区域的多态性与增高的血清蛋白水平有关。为了探讨其血清浓度及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我们采取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一组中年人IGF-1的胞嘧啶-腺苷(CA)重复多态性位点和IGFBP-3的丙氨酸32甘氨酸多态性位点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睾丸扭转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8例睾丸扭转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新生儿睾丸扭转共8例;年龄7h~8d;左侧3例,右侧5例;入院查体均发现阴囊肿大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内可及质硬包块,触痛阳性;超声检查示患睾增大、密度不均、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均行阴囊探查术,术中均发现精索睾丸扭转并已坏死,7例行患睾切除;病理结果示睾丸大片出血坏死,5例择期行对侧睾丸固定术.所有患儿随诊3~12月,1例家长拒绝切除患睾的患儿3月时B超复查已经萎缩,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对侧睾丸异常.结论 新生儿睾丸扭转的睾丸坏死率极高;当发现新生儿阴囊色泽改变、肿大触痛等改变,在不能除外睾丸扭转时应尽早行阴囊探查术.  相似文献   
3.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畸形,发病率约为8%,通常可分为四型:冠状沟型(包括阴茎头型)、阴茎体型、阴囊型及会阴型。而目前则更多的分为三度六型:I度(阴茎头型、冠状沟型)、II度(阴茎体型)、III度(阴茎阴囊型、阴囊型、会阴型)。其中会阴型中相当一部分并发阴茎阴囊转位^[1]。对于会阴型尿道下裂常用的术式有两种:①Duckett+Duply,②阴茎下弯矫正术+Duply+龟头口成形术。不管采用何种术式。术后尿道瘘及尿道狭窄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但不同术式的两种并发症的出现率不同。本组通过对59例重度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以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4.
5.
王盛兴  王喜隆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46-1646
目的探讨"通瘕散"加中药治疗肺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性。方法对2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施以"通瘕散"加中药的对症疗法,以扶正祛邪、滋阴养肺、散结化瘀。结果经追踪观察,无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通瘕散"加中药治疗肺占位性病变,确有涤痰去垢、扶正理气、滋阴消淤之功效,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前尿道瓣膜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作者收治的11例前尿道瓣膜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为男性,年龄3个月至8岁,平均2岁8个月,其中年龄1岁以下6例。8例使用7.5F或9F膀胱尿道镜在尿道的4点、6点和8点处切开瓣膜,并留置导尿管10 d。对其中3例合并前尿道憩室的患儿,2例行憩室切除、尿道成形术;1例一期行膀胱造瘘术,二期行憩室切除、尿道成形术。结果 11例均手术顺利,术后均排尿通畅。无尿瘘及尿道海绵体损伤。随访3个月至4年,平均1.5年。尿白细胞消失,阴茎阴囊交界处包块消失。合并肾积水2例,膀胱输尿管反流3例,B超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肌酐均正常。结论腔内冷刀切开治疗前尿道瓣膜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预后好。合并前尿道憩室患儿可选择憩室切除、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7.
检测前哨淋巴结肿瘤细胞对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免疫组化技术和RT-PCR技术。然而大多数以RT-PCR为基础的检测前哨淋巴结的方法均使用新鲜标本,除了免疫组化技术。这给日常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我们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对前列腺癌患者前哨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和比较Snodgrass和Onlay两种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2年7月施行Snodgrass和Onlay手术的140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nodgrass组治愈率为73.7%,尿道瘘发生率为18.4%,尿道狭窄发生率为11.8%;Onlay组治愈率为93.8%,尿道瘘发生率为6.3%,尿道狭窄发生率为1.6%。两组比较,治愈率Onlay组显著高于Snodgrass组,P〈0.05;尿道瘘及尿道狭窄发生率Onlay组显著低于Snodgrass组,P〈0.05。结论对背侧包皮丰富,尿道板发育良好,且不伴严重下弯的尿道下裂患儿,Onlay术式疗效优于Snodgrass术式。  相似文献   
9.
肿瘤抑制基因ARHI的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抑癌基因在抵御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RHI(aplysia ras homolog I)/NOEY2是一个新发现的抑癌基因.是ras/rap超家族成员之一.与ras家族有50%~60%的同源性.位于人染色体1p31,属小GTP结合蛋白,是该家族第1个被报道的肿瘤抑制基因。ARHI基因编码的蛋白在人类多种组织表达,其中正常卵巢的ARHI表达最高。ARHI是一个印迹基因.印迹机制可能与其CpG岛的差异甲基化有关。ARHI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可能作用于cyclin D1,使其不能与CDK结合形成活性激酶,从而使细胞停止于G1期。ARHI可能通过依赖caspase和calpain两条途径参与信号通路传导诱发细胞凋亡。该基因的异常表达跟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ARHI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该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有关。卵巢癌、乳腺癌存在广泛的1p31缺失,其中ARHI基因是最常见的一个缺失区域。ARHI基因和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比例的缺失,提示该基因和蛋白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ARHI基因在膀胱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其他肿瘤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用透明硅胶膜(Mepitel)作为尿道下裂手术后阴茎包扎敷料的特点和优势。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作者对35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采用Mepitel作为术后阴茎包扎材料,对42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采用尼龙纱布作为包扎材料。77例患儿均伴不同程度阴茎下弯,均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手术由同一名医师完成,手术方式包括MAPGI、0nlayDuckett、Mathieu、Snodgrass以及Duckett+Duplay术等。比较两种材料包扎阴茎所需时间、拆除包扎时间、拆除时疼痛程度、拆除后创面残留分泌物、术后阴茎瘢痕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阴茎包扎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0.83)min vs(2.22±0.60)min,F=5.511,t=1.322,P=0.191)],拆除包扎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0.67)min vs(4.85±2.90)min,F=22.228,t=-7.864,P=0.000)]。拆除包扎后创面残留分泌物:Mepitel组6例,尼龙纱组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3,P=0.009)。拆除包扎过程中患儿疼痛评分:Mepitel组优于尼龙纱组[(3.37±1.78)分似(5.794-1.97)分,F=0.726,t=-5.588,P=0.000)],术后并发症:Mepitel组6例,尼龙纱组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92,P=0.238)。术后3个月阴茎外观基本无瘢痕:Mepitel组28例(80%),尼龙纱组22例(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6,P=0.011)。结论Mepitel作为尿道下裂手术后阴茎包扎敷料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