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省直医院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省直医院运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0家省直医院,综合使用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对“十三五”期间省直医院运营效率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十四五”期间的提升策略。结果 样本医院床医比由2015年的1[DK]∶0.86降低至2019年的1[DK]∶1.13;样本医院总诊疗人次数与年出院人次数的比值由2015年的13.0下降至2019年的10.92;2015—2018年样本医院运营效率呈良好态势,2018—2019年运营效率下滑(M=0.993);技术效率降低是样本医院运营效率下滑的主要因素;2018—2019年专科医院运营效率下降(M=0.937);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对样本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β=3.80,P<0.05)。结论 省直医院应从重点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占比方面提升运营效率,尤其是专科医院应加快引进高学历、高水平医疗人才,改善技术效率,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背景 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中,医生数量的新增、保持和流失,是全科人力动态规划、管理和评价的重要考量,也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绩效指标。探讨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以为今后住培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制定提供参考,但目前针对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分析学员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从而为完善培训管理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河南省选取2014—2017年入培且已结业的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326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为学员的基本信息、全科住培情况、目前工作情况及结业后从事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由学员自行填写。结果 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83.1%)。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77例(28.4%),从事非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194例(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全科住培基地所...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的加速阶段。老龄化伴随而来的共病问题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共病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了多重用药、治疗负担的加重,随着患慢病数目的增多,更有部分患者伴随着心理疾病的困扰,同时,老年共病还可以引起住院次数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医疗成本和资源利用率大幅增加,所以共病问题逐渐成了一个社会健康问题。慢性病的共病管理也成了“健康中国2030”关注的重点,目前慢病管理的指南多集中在处理单一疾病,而患有共病的老年人常容易被忽视,许多临床实践表明,针对处理单病的指南并不适合共病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管理共病患者,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2012年美国老年医学会发布了《老年共病患者的诊疗指导原则》,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针对老年共病患者的诊治策略,该原则为我国共病管理提供了参考思路和理论框架;国内学者在共病研究中也积累了相关经验,强调通过实行多学科整合团队,发展全科医生制度,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重视老年综合评估,重视多重用药等更好地管理共病。本文对共病的概念、流行病学、共病的危害及共病管理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国...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是冠心病(CHD)的始动环节,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神经代谢失衡更为明显。最具代表性的内源性舒张因子是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也具有很强的扩张血管和细胞保护作用,参与机体损伤中的自稳态调节Ⅲ。内皮素(ET)是近几年发现的血管活性肽,为目前发现较强的缩血管物质。本组观察辛伐他汀对CHD并发CHF患者VEC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胱抑素 C(Cys C)及血管内皮功能(RH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5例)与 CHD 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 CHD 组分单支病变组(77例)、双支病变组(70例)、多支病变组(106例);根据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将 CHD 组分为低分组(67例)、中分组(107例)、高分组(79例);通过外周动脉张力测定(PAT)技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计算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 Cys C 水平。结果随病变支数增加,血清 Cys C 水平增加,RHI 水平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HI 在双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Cys C 随冠脉 Gensini 积分增大而增加(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 RHI 值随冠脉 Gensini 积分增大而减小(P <0.05);且 CHD 患者 Cys C 与冠脉 Gensini 积分程度呈正相关(r=0.375,P <0.01);RHI 与冠脉 Gensini 积分程度负相关(r=-0.587,P <0.01);血清 Cys C 与 RHI 负相关(r=-0.350,P <0.01)。结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清 Cys C 的增高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且 Cys C 与血管 RHI 呈负相关,血清 Cys C 增高可能是 CHD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心率变异频谱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2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儿茶酚胺(C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心率变异功率谱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AMI早期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肾上腺素能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全面激活。作者认为,心率变异频谱分析是一种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脑钠素(BNP)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上曲美他嗪),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均于给药前及给药后4周观察临床疗效、心率、血压,并分别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排指数及x线心胸比,检测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结果对照组虽能改善心胸比和左室射血分数,但心排血量和心排指数无显著变化;而治疗组加用万爽力后能显著改善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且能显著增加心排血量和心排指数(P<0.05);两组对心率、血压、平均肺动脉压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BNP、Nt-proBNP血浆浓度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心肌缺血,增加正性肌力药物的敏感性,促进游离脂肪酸更多地合成磷脂而参与细胞膜的构建,保护细胞膜等,从而多方面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而BNP、Nt-proBNP血浆浓度是一个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焦虑治疗对的初诊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左旋氨氯地平单药未达标的初诊高血压患者,经汉密顿焦虑量表诊断焦虑者共72例,随机分为A组加用替米沙坦,B组加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观察血压及达标率。结果 A组平均收缩压为(165.3±9.4)mmHg,平均舒张压为(99.1±5.7)mmHg,治疗8周后分别为(145.6±8.7)mmHg和(90.3±4.8)mmHg(P均<0.01);B组平均收缩压为(166.2±10.1)mmHg,平均舒张压为(99.6±5.9)mmHg,治疗8周后分别为(139.6±9.1)mmHg和(88.3±6.7)mmHg(P均<0.01);A、B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68.26%和为79.39%(P<0.05)。结论 抗焦虑治疗可改善初诊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9.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66例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前后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 I)。结果治疗24周后,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VST、LVPWT、LVDd、LVM 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替米沙坦不仅能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中血脂、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4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用药组(即常规组,应用溶栓剂、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ACE-Ⅰ类等)24例,常规用药加用阿托伐他汀组(即联用组)2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4例.用Greiss法测定NO,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结果: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I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用组改善更为显著;联用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结论:常规用药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MI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