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对安顺市城郊零散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评价重金属经蔬菜途径摄入的健康风险。方法 对安顺市城郊零散蔬菜有代表的5个点27种蔬菜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分光光谱法及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铅、砷、铬、镉、铜元素含量测定,采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计算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参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给出的限定值为标准对安顺市居民因摄入含铅、砷、铬、镉、铜蔬菜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As、Cu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值(GB14935-2012),部分Pb、Cd、Cr含量超出国家限定值,Pb为主要污染元素。安顺市郊区部分零散蔬菜受到轻度污染,以鳞茎类蔬菜为主。重金属污染的健康危害平均个人年风险(a-1)中:化学致癌物镉(Cd)、砷(As)、铬(Cr)分别为1.28×10-8、7.72×10-9、2.80×10-7;化学非致癌物中铅(Pb)、铜(Cu)分别为7.45×10-9、1.01×10-8,均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PR标准5.0×10-5。结论 安顺市居民经本土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较低,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吊白块中甲醛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品红亚硫酸法和乙酰丙酮法测定吊白块中甲醛含量,并计算样品中吊白块的含量。结果乙酰丙酮法的线形范围在0~30μg,回归方程为:y=0.000664+0.190x,r=0.9990;品红亚硫酸的线形范围在0~20μg,回归方程为:y=-0.00460+0.0558x,r=0.9960。乙酰丙酮法的回收率为87.6%~96.4%,RSD为5.5%~7.8%;品红亚硫酸法的回收率为98.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5.8%。2种方法测定样品中吊白块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t=0.1135,P>0.05)。结论品红亚硫酸法和乙酰丙酮法均适于基层实验室检测吊白块的甲醛含量,乙酰丙酮法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3.
2003~2004年安顺市月饼卫生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全面了解月饼的卫生质量,探讨影响卫生质量的因素,更好地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方法]对安顺市2003~2004年月饼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样品228份,合格率为88.16%;铅、砷均合格,未检出致病菌,2003、2004年酸价合格率为89.83%、95.49%,过氧化值合格率为97.46%、97.39%,细菌总数合格率99.17%、96.6%,大肠菌群合格率99.15%、96.36%;本地产品合格率高于外地产品。[结论]有11.84%的月饼样本不合格,应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1995—2013年安顺市食源性疾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20年来安顺市食源性疾病发病规律以寻求降低食品风险的依据和食品安全措施。方法采用Excel2007和Epinfo软件对1995—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安顺食源性疾病报告事件作流行病学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结果 1995—2013年共报告103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3 587例,死亡61例。7、8月是高发季节。中毒原因以微生物为主,报告事件数为33起,占总事件数的32.04%(33/103);中毒人数为1 419人,占总病例数的39.56%(1 419/3 587)。死亡原因以化学中毒尤其是鼠药中毒为主,占死亡病例的55.74%(34/61);其次为不明原因死亡,占死亡病例的26.23%(16/61)。发病和死亡主要集中在农村人口中,中毒发病起数农村高于城市,中毒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χ^2=153.077 8,P〈0.01),但中毒病死率农村远高于城市(χ^2=28.177 8,P〈0.05)。结论安顺市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重点在农村家庭与学校食堂,针对安顺市在高发季节对高发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发病数和死亡数,以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顺市新装修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10月对安顺市刚装修竣工的50户公共场所进行室内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的监测,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用t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因素对甲醛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甲醛质量浓度在冬季装修完4个月内变化不显著(P0.05)。装修完4个月后,甲醛质量浓度随着气温上升而逐步上升,于第7个月达到高峰(0.202 mg/m3),此后甲醛质量浓度逐步下降,10个月后合格率达到72.5%;夏季装修的场所在装修完后甲醛质量浓度不断上升,经2—3个月达到最高(0.251 mg/m3),然后下降,经6个月后合格率达70%。通过统计分析,温度、湿度对甲醛质量浓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温度与甲醛质量浓度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显著正相关(!2=0.867,P=0.0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湿度与甲醛质量浓度进行卡方分析(!2=5.20,P=0.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装修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受季节的影响,随着室温、湿度、时间的改变其扩散也发生相应变化,甲醛扩散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颖  王灵秋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45-1346
2011年7月22日安顺市某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调查人员对该事件进行了现场调查处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安顺市某区某村距离城区10 km,位于贵黄高速公路边,交通方便。该村现住人口400余人,共128户,汉族为主,居住集中,主要饮用水源为市政供水。此次事件发生在村民杨某家中,因办满月酒宴请本家及周边邻居。  相似文献   
7.
时间和温度对测定糕点中POV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脂的酸败受到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成过氧化物后分解成易挥发并且有特殊臭味的醛类和醛酸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