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严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伤寒杆菌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伤寒与环境和食品卫生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伤寒的抗生素治疗日益复杂,因此严格遵守饮食和饮水卫生及接种伤寒疫苗仍是预防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本文就伤寒的疾病特征、流行分布、多重耐药情况、预防控制及疫苗应用等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流脑对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流脑的抗生素治疗日益复杂,因此,接种流脑疫苗仍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研究证明,流脑多糖疫苗安全有效,并能与其他疫苗一起对前往疫区的旅行者、劳务人员、留学生等进行联合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已报道的1973年至今国际邮轮相关传染性疾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期为相关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检索1973年至今发表于Pubmed、Medlineovid和中国知网关于邮轮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文献,同时整理美国CDC发布的邮轮胃肠道传染性疾病报告数据,对疾病种类、病原体类型及航行区域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邮轮上的传染性疾病以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消化道传染病更为多见。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中,诺如病毒、志贺氏菌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为最主要病原体。呼吸道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其次为水痘和军团菌。发生传染性疾病的邮轮中,航行于热带海域的邮轮比例显著多于温带海域或寒带海域(72.72%VS13.64%)。结论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邮轮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类型,其病原体分布具有一定特征,且发生情况可能与航行海域存在联系。了解邮轮相关性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相关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控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口岸赴美移民人群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及淋球菌(NG)感染的认知情况和感染现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赴美移民体检的15周岁及以上申请人共4076人,随机抽取500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申请人均进行尿液样本CT及NG的PCR普查,CT阳性者采用阿奇霉素1g顿服治疗,NG阳性者采用头孢克肟400 mg+阿奇霉素1 g顿服,均采取直接督导治疗。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G知晓情况平均得分为1.12±0.62,以41~50岁及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得分较高;CT知晓平均得分为0.66±0.65,各年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现有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是电视网络(47.70%)和报刊书籍(34.73%),期望获取途径以电视网络(66.11%)和宣传材料(41.00%)为主,期望通过医生咨询获取知识的人数构成比(23.01%)明显多于现有情况(9.00%)。检出CT感染者127例(其中2例CT/NG双重感染),检出率3.12%,21~30岁检出率最高;多症状隐匿,且否认高危因素,发现8对配偶共同感染;126例(99.21%)完成治疗。检出NG阳感染者3例,检出率0.07%,多具有高危因素和临床症状,全部完成治疗。结论 中老年人对NG的知晓情况优于年轻人,CT的知晓情况远不如NG。人群获取性病知识的现有渠道以电视网络和宣传材料为主,期望增加医生咨询途径。赴美移民人群中NG感染检出率远低于CT,CT在无症状人群中隐性感染情况不容忽视,且移民人群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急需加强宣教、疾病筛查并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设具备公告推送、疫情发布、信息查询、在线预约、预录签到等多功能的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及智能预约平台。方法对预约平台的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分配,构建预约平台的体系结构和模块,以及界面和接口。结果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及智能预约平台可优化体检预约流程、提升客户使用体验、简化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结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及智能预约平台实用性强,可在全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上海口岸出入境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上海口岸国际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梅毒)监测结果,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人群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国际旅行者523 731人次,检出性传播疾病感染者613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平均检出率为27.30/10万,大部分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梅毒平均检出率为93.94/10万,超过半数为本地出境人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中以男性20至49岁性活跃人群为主,≤19岁女性和≥50岁男性所占比例近年有所增加,平均年龄有增高趋势。性接触尤其是与商业性工作者及男性同性接触仍是主要传播途径。共发现22例HIV/梅毒双重感染病例。结论上海口岸出入境国际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感染率有所上升,在旅行医学工作中应该重视采取提倡安全性行为,筛查高危人群及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赴美移民人群精神疾病监测情况分析,探讨适用于出入境人群精神疾病筛查的方法与模式。方法针对2009—2013年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赴美移民的人群采取了以线索调查、量表筛查、诊断性会晤组成的精神类疾病综合式筛查模式,并评估该模式应用效果和检出情况。结果调查18561名移民申请人,其中量表筛查47人,诊断性晤谈47人,确诊40例。受检人群精神疾病检出率为2.16‰,以临床确诊为金标准,综合式筛查准确率为85.11%。检出率最高人群为0~18岁的申请人(9.33‰),检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为器质性障碍(1.24‰)。结论精神类疾病综合式筛查模式应用于赴美移民人群的初步诊断和筛查中具有良好效果,可作为口岸医生进行精神类疾病筛查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出国留学生酒后驾驶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出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酒后驾驶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际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8份(94.6%)。调查对象的"饮酒后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和"因醉驾吊销驾驶证的规定年限"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5.88%、15.31%、94.58%和12.33%。有驾照者酒后驾驶知识知晓率高于无驾照者(P0.05)。"醉酒驾驶者会受到的处罚"的知晓率仅为5.83%。94.72%调查对象认同"酒后驾驶对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很大",98.78%调查对象反对酒后驾驶。有驾车经历者的酒后驾驶发生率为18.13%,且男性高于女性(χ~2=6.0111,P0.05)。影响酒后驾驶的因素包括性别、饮酒频率、酒后驾驶相关知识知晓度和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机动车。男性(OR=3.20,95%CI=1.02~10.60)相对于女性发生酒后驾驶风险更大;饮酒频率(OR=4.73,95%CI=2.23~10.01)越高,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大;酒后驾驶知识知晓度越高(OR=5.28,95%CI=1.71~16.29),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小;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机动车的人群(OR=7.64,95%CI=1.74~33.57)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大。结论上海出国留学生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欠缺,相关态度尚可,酒后驾驶行为报告率较高,可重点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对酒后驾驶的相关知识的认知,减少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近5年来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中发现和诊断的精神障碍病例,获得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的疾病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分析2009—2013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赴美移民体检的人员中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病例,进行疾病分类和检出率统计,对检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接待赴美移民体检人员19 499人,共发现和诊断精神障碍病例35例,5年中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疾病总检出率为1.8‰。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以下以及15~3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患病人数共占了病例总数一半以上(62.9%);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比例(60%)高于非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比例(40%);有3例(8.6%)患者医学报告被评为A级。结论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疾病检出率较同类研究低,可能与移民人群本身发病率较低,或筛查方法简单被动有关,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境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其他国家的病例数依然居高不下,新冠病毒的特性尚有许多未知之处,我国国境口岸在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本文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现状入手,综合归纳了境外各国抗击疫情的策略,结合我国口岸防控疫情的经验进行阶段性反思,以期为口岸疫情防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