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动 -秽语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 ,它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扰乱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 ,现对作者经治的 92例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CCMD- 2 - R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76例 ,女 16例 ,男 :女为 4.75∶ 1;年龄 5~ 15岁 ,平均 (9.45± 2 .47)岁 ,病程半年~ 8年 ,平均(4 .6 2± 1.38)年 ;家族史阳性者 16例 (17.39% ) ;居住城市者 75例 (81.5 2 % ) ;独生子女 80例 (86 .96 % ) ;发病有明显诱因者 72例 (78.2 6 % )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结果 :利培酮对阴性症状有明显疗效 (P<0 .0 1) ,且对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改善显著 (P<0 .0 5 ) ,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 :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有效药物 ,且副反应少而轻微 ,对以阴性症状尤其是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突出的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博乐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博乐欣与阿米替林随机双盲对照治疗抑郁症八周。结果:博乐欣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P>0.05),对抑郁症有显著的疗效(P<0.01),但博乐欣见效快,多在一周内显效(P<0.01),且副反应少而轻微(P<0.01)。结论:博乐欣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作用迅速,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于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布地奈德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明显;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相对于单纯使用布地奈德,结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更优的临床疗效,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方法 对恢复期的精神病人进行自编的护士服务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该问卷全面地反映了病房管理及护士服务质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服务理念.结论 该问卷简单易行,操作性好,不失为评价护士服务质量可靠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 58例符合CCMD - 2 -R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 ,患者多在青少年期发病 ,以女性多见 ,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2 9% ) ,半数以上为初中以下文化 ,病前的焦虑素质(84% )是本症发病的重要基础 ,发病诱因 (57% )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它主要表现为在他人面前做事或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就出现过分害怕、紧张焦虑 ,或惊恐发作 ,并伴有躯体症状 ,通过心理行为、社交功能训练、配合生物反馈、药物等综合治疗 ,本症予后较好 ,总显效率 86 % ,但临床上常易发生误诊 ,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并与140例健康儿童对照,分析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早干预治疗,从而防止心肌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儿科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8例儿科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和阿奇霉素组各24例。2组均予相同的常规治疗,红霉素组予红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组予阿奇霉素20~40mg·kg-1·d-1静脉滴注。结果红霉素组病情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阿奇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霉素组无病情反复者,而阿奇霉素组出现病情反复者8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儿科支原体感染,及早诊断并采用红霉素实施相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王希凤 《吉林医学》2013,(8):1453-1454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感染和锌缺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非补锌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锌治疗,采用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锌浓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锌浓度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补锌治疗对治疗儿童反复感染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