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及器官的不同定义对左侧乳腺癌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各20例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的左侧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放疗前均行增强定位CT薄层扫描。当靶区包括内乳区时,比较将全心(A组)和全心+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B组)作为危及器官时计划靶区(PTV)和各危及器官(OAR)的剂量-体积的变化。结果:2组计划的PTV、双侧肺的剂量-体积无明显差异,但B组的心脏和LAD的部分剂量-体积参数明显低于A组,而患侧肺的部分剂量-体积参数却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更好地保护心脏、LAD,左侧乳腺癌放疗内乳区时应增加LAD作为独立的危及器官。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模拟调强放疗方式照射细胞的过程中,保证细胞按调强方式被照射,照射剂量准确。方法:在细胞培养瓶中装满细胞培养液,水平固定在标准水箱(30cm×30cm×30cm)电离室横梁上,在水箱中加水到电离室上方5cm,用CT机(philips brilliance bigbor CT)扫描获取图像,传到计划系统(ECLIPSE 7.0)中;再用一个空的培养瓶替换装满培养液的培养瓶,重新用CT机扫描,获取图像,传到计划系统中。采用先设野中野后合并野中野的设计方法,设计模拟调强照射计划,设定电离室处的吸收剂量400cGy。再把此水箱放到加速器(Varian 600-C/D)下,按设计的模拟调强照射计划进行照射,同时用电离室(NE 0.6cc)剂量仪(NE FARMER 2570)测量得到实际吸收剂量。结果:在细胞培养瓶中装满细胞培养液时模拟调强照射实测得到397cGy,与理论值相差-0.8%;在细胞培养瓶中不装细胞培养液时模拟调强照射实测得到395cGy,与理论值相差-1.3%。结论:用CT模拟定位,用计划系统通过设野中野的方法设计模拟调强照射计划是可行的,可以实现模拟调强照射离体细胞,理论剂量与实测剂量相差小于2%。  相似文献   
3.
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部肿瘤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物理和生物学因素,为预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优化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对84例胸部肿瘤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相关分析。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放疗前、后的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上获取放射物理数据。结果:84例患者中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19例,其中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5例,Ⅳ级1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22.62%(19/8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因素有放疗前的肺功能(基础肺功能)、肺V20、化疗和放疗后的血浆TGF-β1升高,P<0.05。结果显示,放疗后总体血浆TGF-β1水平低于放疗前的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肺V20和基础肺功能(OR值分别为3.094、3.94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部肿瘤时肺的V20和基础肺功能可能是引起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主要因素。放疗后血浆TGF-β1水平升高还不能作为预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量后装治疗机在执行治疗计划过程中放射源在各驻留点的实际驻留时间,并与计划的驻留时间比较;观察放射源到达驻留位置的重复性。方法:利用IBA MATRIXX测量科霖众制造的后装治疗机。把一个透明的食管后装适源器固定在MATRIXX表面,用后装计划系统设计一个后装计划,治疗长度为15 cm,驻留点间距为0.5 cm,共计31个驻留点,总治疗时间为105 s,各驻留点时间权重相等。执行该后装治疗计划10次,记录下MATRIXX的测量数据。在测量过程中,MATRIXX选择MOVIE模式,每次测量采样时间为0.1 s。结果:放射源在各驻留点的驻留时间均为3.4秒,总治疗时间为105.4 s,与计划时间相差0.4%;31个驻留点因放射源到位置偏差引起各相应的主测量电离室计数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结论:用二维矩阵电离室验证后装治疗过程中放射源的驻留时间和到达驻留位的重复性是可行的。选择较小的测量采样时间,可提高测量驻留时间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射野大小与灯光标称射野大小的一致性。方法 使用IBA公司的MatriXX二维电离室矩阵对VARIAN公司的23EX加速器的射野进行验证。把电离室矩阵水平放置在加速器床面上,电离室矩阵中心处于等中心位置,SAD=100cm。射野大小从4.0cm×4.0cm渐变到16cm×16cm。选用6MV-X射线,每射野出束50MU,记录测量结果。用OmniProI'mRT(1.5)软件分析测量数据,得到射野的实测大小。结果 实测射野边长与标称的射野边长之差在X方向和Y方向上都随射野增大而时大(波峰)时小(波谷),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周期性。平均相邻波峰波谷间距=(7.6±0.7)mm,平均X波峰波谷高度差=(3.3±0.6)mm,平均Y波峰波谷高度差=(3.3±0.5)mm。结论 在电离室矩阵中,电离室的离散性周期分布可导致实测射野大小与标称射野大小之差周期性地增大减小,用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射野大小时应充分考虑电离室矩阵中电离室的离散性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单、双弧VMAT计划在术前直肠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3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单、双弧VMAT治疗计划设计并分析。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剂量要求,双弧计划MU较单弧MU更高。结论制定直肠癌VMAT治疗计划,双弧计划靶区剂量分布较单弧无明显优势,而MU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CADPLAN(helios)设计的病人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的绝对剂量准确性.保证IMRT治疗计划临床实施的正确性。方法:利用美国Varian 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根据经国家计量院校准过的0.6cc电离室在体部模体中校准0.01cc电离室;根据病人的CT图像资料.使用CADPLAN(helios)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出病人IMRT计划,并移置到模体中.重新计算出体模中过等中心点横截面上的剂量分布。将模体移放到加速器治疗床上,调用模体IMRT计划对模体进行照射。使用0.01cc电离室测量出体模中等中心点及其周围两个感兴趣点上的吸收剂量.然后与模体计划中的计算值相比较。结果:空问三点绝对吸收剂量的测量值与计划值的偏差小于5%。结论:在准确、合理配置CADPLAN(helios)计划系统基础数据的情况下.利用它设计出的IMRT计划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对直肠癌放疗的物理计划特点。方法:选取5例直肠癌病例,进行CT扫描、靶区勾画和三维图像结构重建,分别在Cadplan治疗计划系统上进行三维适形和空间等分的3、5、7、9野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并对每一计划作出评价。结果:(1)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满足计划靶体积(PTV)剂量要求,但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差。(2)4个调强放疗计划的PTV和重要器官剂量学参数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强放疗计划间各项参数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调强放疗在对直肠癌的放疗中较三维适形放疗有剂量分布的优越性。3野的调强放疗基本可以满足PTV和重要器官的剂量学要求,5野的调强放疗计划最优,7野和9野的调强放疗计划未能显示剂量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Ⅰ、Ⅱ期霍奇金淋巴瘤斗篷野常规放疗和4种不同设野IMRT计划剂量学进行比较,评估不同照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10例病理证实的Ⅰ、Ⅱ期淋巴瘤患者行CT定位,用ECLIPS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分别作出常规和4种不同布野的IMRT计划,分析各治疗计划PTV的CI、HI、D95、V95、Dmax、Dmean、Dmin,肺V5、V10、V20、V30,脊髓最大受量Dmax.结果 IMRT在PTV靶区剂量、适形性和均匀性方面均优于常规计划.4种IMRT计划之间PTV靶区覆盖、靶区剂量、适形性和均匀性方面相近;肺V30均低于常规放疗,但肺低剂量受照体积较常规放疗高,IMRT子野数越多可能使肺V20、V30越小而V5、V10越大;脊髓Dmax均低于常规放疗计划.结论 IMRT在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和靶区剂量、保护脊髓、降低肺高剂量受照体积方面均优于常规放疗,但肺低剂量照射体积大于常规放疗,而斗篷野IMRT可考虑选用7个野IMRT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估胸部食管癌传统三野放疗计划的肿瘤剂量分布。方法 19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均予胸部CT扫描,在CT上勾画GTV,CTV,PTV,然后用Cad Plan 64.7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产生传统三野等中心虚拟治疗计划,通过DVH比较GTV,CTV,PTV所受剂量,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剂量均匀度。结果GTV,CTV,PTV最大剂量分别为:51.64,51.94,51.48Gy;最小剂量分别为:41.17,2531,1894Gy;平均剂量分别为:495,47.34,42.92Gy;适形指数分别为:0.94,0.69,0.38;剂量变异度分别为:2.2,7.57,14.56Gy。结论 传统的食管癌设野定位方法不能满足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学要求,应采用CT定位,通过三维计划系统的方法来确定食管癌的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