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7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胸闷、心累3年,加重15天入院。近15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8℃,咳嗽加重,咳黄色黏痰,伴体重下降,感乏力。体格检查:体型偏瘦,肺气肿征(+),肝颈静脉回流征(+),右肺第7肋以下叩诊呈浊音,呼吸音降低,双肺底均可闻及中等量湿哕音。心界向左下扩大,A2〈P2,剑突下心音增强,强于心尖区,各个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70例.结果:治愈率为54.2%,总有效率为88.6%.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切中病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而制定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总结分析,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分布变化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凉山第二人民医院2002,01,01~2006,12,31收治的42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结果42例气胸均经胸片或CT确诊。病因:肺结核12例(占28.6%),肺大疱7例(占16.7%),慢性支气管炎4例(占9.5%),支气管哮喘1例(占2.4%),18例存在肺部感染(占42.9%),其中15例为吸烟者(占35.7%)。转归:治愈18例(占42.9%),好转20例(占47.6%),未愈3例(占7.1%),死亡1例(占2.4%)。复发7例(占16.7%),多在2年内自发性气胸复发。诱因感染18例(占42.9%),咳嗽2例(占4.8%)。结论肺结核与肺大庖是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病因,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多与吸烟和咳嗽有关,一部分患者合并感染,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5.
王学凤 《中外医疗》2011,30(17):113-114
目的排查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使危害最小化。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排查可能出现灭菌失败的各个环节。结果由于各种因素使生物指示物的滤纸过厚,影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的穿透和弥散,导致生物监测不合格。结论一旦发生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仍然要按照正常程序来进行处理排查,切实保障灭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社区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极大的负担。卫生部已经把高血压病的控制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社区干预、自我管理在治疗高血压,特别是在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结合高血压的社区干预实践发表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社区护理,尤其是糖尿病人的心理辅导和自我管理在治疗糖尿病,特别是在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社区护理实例,就社区糖尿病人的心理辅导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发表个人的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及患者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前后认识、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后认识、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护理十分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现状,为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出院病例中所有的Ⅰ类切口手术共794例为调查对象,其中乳腺手术286例,妇科手术508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填写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和Ⅰ类切口感染病例调查表,制定评价标准,对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及得出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的一系列措施,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0.65%,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达94.64%,给药时机合理率为63.69%,用药疗程合理率为23.21%。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与切口感染无关联。结论:参照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妇幼保健院在Ⅰ、Ⅱ类切口类别的区分上应作适当调整,在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的把握上还需进一步规范。感染管理科将协同相关科室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敦促医护人员在诊疗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循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这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身体各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受病原菌的侵袭,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医院感染,避免暴发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我院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