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72例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并按疗程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6周后,以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来评定疗效。结果:通过HAMA和HAMD评定,72例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经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可靠,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抗血小板药物作为治疗脑梗死和预防脑梗死复发的常用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论述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脑梗死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脑梗死过程中更好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电化学检测不同糖浓度环境下PC12细胞的细胞活性。方法:以PC12细胞为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无糖阴性对照组、1 mg/ml低糖组、4.5 mg/ml阳性对照组,采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基于PC12细胞质的循环伏安行为,评价不同糖浓度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在1 mg/ml低糖组细胞数较无糖阴性对照组生长快,但上述两组均较4.5 mg/ml阳性对照组细胞数少;电化学检测PC12细胞在+0.69V处出现不可逆氧化峰,并且该电化学信号可用于跟踪细胞活性变化,检测无葡萄糖阴性对照组、1 mg/ml低葡萄糖组均较4.5 mg/ml阳性对照组细胞活性弱,且均存在糖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利用电化学法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对PC12细胞活性影响是可靠且敏感的;葡萄糖浓度可影响细胞活性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0月进行实验的SD大鼠3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10)、卒中组(n=10)及卒中后抑郁组(n=10)。建立SD大鼠脑卒中及卒中后抑郁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三组大鼠认知学习记忆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细胞数。结果:卒中后抑郁组空间探索时间及跨平台次数,短(少)于卒中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卒中组空间探索时间及跨平台次数,短(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卒中后抑郁组BDNF阳性细胞数,低于卒中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卒中组BDNF阳性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大鼠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并且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对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论述近年来在国内外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应用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以便提高患者的预后,为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R病人群大多数为中老年人.此病患者经常记不清发生的事情,认不出熟悉的人,而且在行为神态上呈现出呆傻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病人的中枢神经受到此病的侵害,中枢神经不能正常工作.年龄越大的人患病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由该病引起的死亡排在临床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此类疾病的病理是:病患的神经细胞遭到破坏,影响病患的部分身体机能的工作.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病变神经元的恢复和替换.婴儿和成年人的大脑内都有神经干细胞.利用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受损的神经组织,更换和修复受损的神经元,以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是用于AD的治疗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盐酸舍曲林治疗,选择HAMD、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舍曲林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TDE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校神经病学专业学生7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7名)和观察组(n=3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采用ATDE教学模式,比较2组教学效果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教学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后激发学习热情、理论联系实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现代信息利用及开拓创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ATDE教学模式用于神经病学教学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识别断面结构的数字课堂在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牡丹江医学院2018级影像诊断专业6个班(1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个班(90人)实施学习通平台+虚拟数字人的数字化课堂教学,对照组3个班(90人)实施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效果评价。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学生在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效率、学习兴趣、断层思维培养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试成绩显示试验组理论成绩[(56.08±1.65)分 vs. (45.19±1.74)]分、实验成绩[(37.13±3.24)分 vs. (30.16±2.04)分]和总成绩[(93.21±3.18)分 vs. (75.35±1.7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识别断面结构的数字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其对断层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