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胃溃疡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已成为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为探讨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寻找离家出走的预防对策,我们对安徽某市两所中学初中生离家出走的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在我们的调查中,凡是自动离开学校和家庭的监护,离开居住的城市到达异地的,即视为离家出走。三年调查期间,共发现离家出走者74人,其中重点中学38人(男33人,女5人);普通中学36人(男32人,女4人),出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32%。我们对每一位离家出走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离家出走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离家出走率为7.32%。SCL-90评定结果提示,35.14%的离家出走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性和偏执;EPQ测试结果表明,离家出走者的个性多偏向于情绪不稳定和精神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环境、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业不良等因素构成了离家出走的潜在动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