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4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26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04篇
内科学   340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科学   549篇
综合类   1608篇
预防医学   869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923篇
  12篇
中国医学   632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骨科8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的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纳入研究,按实际手术方案分组:全切组(n=40)、成形组(n=40),对全切组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切除治疗,对成形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分析疗效、膝关节活动及功能、安全性。结果:成形组术后1个月恢复优良率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全切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成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全切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时运用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3.
4.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改  孙亭如  夏祖生 《新中医》2021,53(4):102-105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钙磷代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比较2组肾功能[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磷(P3-)、血钙(Ca2+)、甲状旁腺激素(PTH)、CTGF指标水平变化,并评定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TH、CTGF、P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Ca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TH、P3-、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钙磷代谢、CTGF平衡,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6.
<正>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数分钟至数小时会诱发剧烈的哮喘发作,这种对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耐受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Aspirin induced asthma AIA)[1]。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盐的复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和疼痛。本文将2例赖氨匹林致严重AIA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抢救及预防作一阐述,现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54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RIRI组(24只)与NAS组(24只);采用高眼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依据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将RIRI组与NAS组大鼠又分为6 h、12 h、24 h及72 h四个亚组。NAS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NAS(5 mg·kg-1),RIRI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并记录各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AS对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分界清晰,形态正常,神经细胞排列整齐;RIRI组大鼠再灌注后6 h视网膜各层出现水肿,以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较显著,神经节细胞数较正常组减少;随后视网膜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节细胞继续减少;NAS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 视网膜水肿程度较 RIRI组轻,NAS组在再灌注后72 h视网膜厚度较 RIRI组厚,NAS组各时间点神经节细胞数均较 RIRI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组几乎未见 Fas+细胞。再灌注后6 h,RIRI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内核层开始出现少量 Fas+细胞;再灌注后12 h,RIRI组视网膜 Fas+细胞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视网膜Fas+细胞数达到高峰,棕色阳性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 72 h 视网膜 Fas+细胞较再灌注后 24 h 减少。NAS组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 视网膜 Fas+细胞数均较 RIRI组各时间点减少,再灌注后24 h,Fas+细胞数达较高水平,随后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视网膜可见 FasL 全层低表达。RIRI组再灌注后 6 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存在少量 FasL+细胞;再灌注后12 h FasL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 FasL+细胞数达高峰,可见深棕色的细胞膜及细胞质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72 h 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少。NAS组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 视网膜FasL+细胞数均少于 RIRI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AS可通过抑制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视网膜细胞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