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九平  刘俊彬 《医学争鸣》1997,18(2):153-155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技术检测92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结果:慢性乙肝患者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以致CD4^+/CD8^+比值下降;mIL-2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HTNV)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方法:构建用于研究Syk和G1ITAM样基序之间相互作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验证G1ITAM样基序与Syk之间是否存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结果: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分析证实G1ITAM样基序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而突变体分析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该基序中两个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的存在。结论:HTNVG1蛋白胞质区高度保守ITAM样基序在体外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G1蛋白ITAM样基序在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ic knockout of HIV-1 chemokine coreceptor CXCR4 and CCR5 by intrakines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HIV-1 infection. Primary human PBLs were transduced with the recombinant vector pLNCX-R-K-S-K(△NGFR), followed by anti-NGFR/anti-IgG-magnetic bead method selection and FCM detection. The transduced PBLs were infected with DP1 HIV-1 virus thereafter envelope-mediated syncytium formation and p24 detec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blockage of HIV-1 infection by co-inactivation of CCR5 and CXCR4. pLNCX-R-K-S-K (△NGFR)-transduced PBILs were isolated with an anti-NGFR/anti-IgG-magnetic bead method. After isolation, about 70% of the PBLs were positive for the NGFR marker. When the transduced PBLs were infected with DP1 HIV-1 virus, envelop-mediated syncytium formation was almost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pLNCX-R-K-S-K(△NGFR) transfection. Also, p24 antigen was very low in the cultures of pLNCX-R-K-S-K (△NGFR) transduced PBLs. pLNCX-R-K-S-K(△NGFR) transduction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DP1 p24 antigen by 15%, 43% and 19% on days 4, 7 and 10 respectively. The lymphocytes with the phenotypic knockout of CCR5 and CXCR4 could protect primary human PBLs from DP1 HIV-1 viru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肝脏对调节机体糖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的障碍 ,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2 5例慢性肝病并糖尿病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  2 5例患者诊断为糖尿病前均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 ,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 2 2~ 70岁 ,糖尿病按 WHO1985年诊断标准 ,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 ,诊断糖尿病前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 .病毒性肝炎按 1995年 (北京 )第 5次全国传染病学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收稿日期 :2 0 0 0 -0 3 -2 0 ; 修回日期 :2 0 0 0 -0 5 -10作者简…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 (HL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2 0 0 4年 2月我科收治 1例以溶血性贫血、血尿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 ,现分析报告如下。患儿 ,女 ,10岁 ,主因发现皮肤黄染伴发热 4d ,门诊以“黄疸待查”收住入院。既往在入院前 7个月因“血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炎” ,行短期激素、中药等治疗 ,复查尿常规反复出现镜下血尿 ,此次入院前曾服中药汤剂 4付后出现发热、黄疸、尿呈红褐色。查体 :体温 38℃ ,重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超早期严格控制体温、及早有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及早意识障碍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共56例,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2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并予有创呼吸机治疗;...  相似文献   
7.
免疫耐受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研究表明,在免疫耐受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发挥克隆清除、克隆无能、表达T细胞抑制因子、选择性激活辅助T细胞和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尤其是CD4+CD25+Treg的产生等作用。而CD4+CD25+Treg主要以DC为作用靶点,影响其分化成熟,抑制DC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通过非特异性接触抑制T细胞活化,诱导免疫耐受。因此,DC和CD4+CD25+Treg在免疫耐受中相互作用、互为靶点,并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并表达汉滩病毒(HTNV)囊膜糖蛋白(G1)胞质区尾段ITAM样基序及其突变体.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HTNV G1蛋白ITAM样基序及其中2个保守酪氨酸残基突变基序编码基因,应用Gateway技术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DESTTM15表达载体,在BL21-AI中经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免疫印迹确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2个含汉滩病毒G1胞质区尾段ITAM样基序编码序列表达载体pDEST- ITAM-L,pDEST-ITAM和1个含保守酪氨酸残基突变的G1 ITAM样基序编码序列表达载体pDEST-ITAM-YY-FF (Y615F,Y628F),并在大肠埃希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免疫印迹证实目的蛋白与GST融合表达.结论:获得了3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的G1 ITAM样基序及其突变基序的重组蛋白, 为进一步探讨HTNV G1蛋白ITAM样基序在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乙型肝炎病毒肝靶向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含人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F(apolipoprotein B mRNA editing enzyme,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F,APOBEC3F)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应用5’cDNA末端快速扩增分析(5’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5’RACE)技术确定APOBEC3F转录起始位点,利用PCR技术扩增人APOBEC3F启动子序列,构建含人APOBEC3F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APOBEC3F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位于GenBank已公布的APOBEC3FcDNA起始位置上游13个核苷酸处,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APOBEC3F基因启动子序列与GenBank报道一致。重组载体DGL3-A3F—Prom组F/R值(0.342082±0.023516)与空载体pGL3-basic组(0.007871±0.0023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APOBEC3F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更深入研究APOBEC3F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