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急诊科静脉滴注大厅所承担的全门诊输液患者发生纠纷的原因,探讨针对性措施及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对所发生的纠纷究因分类,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结果:发生纠纷的原因有看病时间长、医护方面的工作不足、输液环境、患者因素等。结论:缩短看病时间,提高工作质量,移情训练,加强健康宣教,改善环境是防范门诊输液患者发生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急诊护理纠纷探讨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梅  张春艳  刘婷  熊文燕 《吉林医学》2011,32(14):2927-2927
<正>急诊科是每个医院最直接面向危重患者的窗口单位,急诊医护人员为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力求通过及时、准确地分诊和急救处置,赢得抢救时间,这同时也使得急诊科成为高风险科室,成为护理纠纷的频发地。防范及解决急诊护理纠纷已成为急诊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常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天津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方式对天津市辖区内0~24月龄婴幼儿母亲进行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天津市0~24月龄婴幼儿400名,以男婴为主(占58.5%),年龄以7~12月龄居多(占32.5%),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82.5%)。过敏性疾病患儿149例,患病率为37.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0~6月龄(OR=1.998)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风险较大,居住地为城市(OR=0.517)、知晓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可降低孩子过敏风险(OR=0.303)和孕期补充益生菌(OR=0.511)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较小(P<0.05或P<0.01)。结论 天津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居住地为城市、知晓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和孕期补充益生菌可降低孩子过敏风险,应加强关注0~6月龄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杨波  熊文燕  初喆 《吉林医学》2013,34(22):4562-4563
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并发症,也是失禁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通过对IAD的概述、评估工具的研究及其预防和护理的论述,增加护理人员对IAD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降低IAD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急诊科危急值报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程序化管理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时间内患者相应处置启动时间、死亡例数、抢救成功率、纠纷发生率。结果与实施程序化管理前比较,实施程序化管理后处置启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机制和“危急值快速反应小组”,为危重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建立危急值交接程序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程序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的时效性和成功率,同时也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王玉梅  熊文燕  张春艳 《吉林医学》2011,32(16):3363-3364
<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培养专科护士已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的新课题。由于急诊护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病种多、病情急、跨专业、应急事件频繁,需要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才能胜任。因此,如何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应急能力强、急救技术过硬,具有急诊专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