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2009-01/2018-12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术后创口感染情况,为降低HIV感染者术后创口感染的风险、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01/2018-12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HIV/AIDS病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风险回归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2009-01/2018-12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HIV/AIDS病例共101例,术后发生创口感染46例,感染率为45.54%。病原菌培养显示,大肠埃希菌16例(34.78%),肺炎克雷伯菌7例(15.22%),变异奇形杆菌5例(10.87%),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17.39%),链球菌4例(8.70),其他6例(13.04%)。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创口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切口类型、术前CD4^+T细胞水平和HIV感染临床分期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切口类型为Ⅱ类(OR:1.45,95%CI:1.21~2.01)和Ⅲ类(OR:1.55,95%CI:1.17~2.09)、HIV感染临床分期为艾滋病期(OR:1.32,95%CI:1.19~1.72)者其术后发生创口感染的风险增高(P<0.05),术前CD4^+T细胞水平≥200个/mm^3者(OR:0.65,95%CI:0.46~0.76)其术后发生创口感染的风险较低(P<0.05)。结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HIV/AID行外科手术后创口感染率较高,需引起重视,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多且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影响创口感染的因素较多,需针对性地采取围术期防治措施以减少HIV感染者外科后的创口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