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GLn)对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营养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11例肠梗阻手术患者分为谷氨酰胺组59例和对照组52例,GLn组在术前保守治疗(2~10 d)和术后1周补液或静脉营养中加入谷氨酰胺10 g,1次·d-1治疗,对照组未使用GLn.分析手术肠切除两端黏膜标本的黏膜层厚度及基底细胞层的连续性,以及临床营养指数.结果 GLn组肠切除两端黏膜标本的黏膜层厚度及小凹深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基底细胞层的断离个数和系膜淋巴结个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NRI营养风险测评GLn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谷氨酰胺促进肠梗阻患者肠黏膜再生,提高肠黏膜的有效营养吸收面积和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加快术后愈合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进展期直肠癌经新辅助治疗后行局部切除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7例行局部切除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复发及生存资料。结果经新辅助治疗的患者的5年总生存48%,总复发率为38%。局部切除术后创面出血3例和直肠周围感染2例,无手术相关死亡。复发与新辅助治疗前的分期无关,而与新辅助治疗后的分期(ypT)有关。新辅助治疗后无复发组的ypT0和ypT1的患者比例(79.3%)较复发组高(38.9%),ypT0及ypT1患者实施局部切除的5年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DFS显著优于ypT2及ypT3患者。复发患者中,局部复发8例,远处复发7例,混合复发3例。66.7%(12/18例)的患者复发出现在2年以后。结论对于进展期直肠癌,术后复发与新辅助治疗后的肿瘤的退缩程度、淋巴管与微血管累及相关,与新辅助治疗前分期、CEA水平及分化程度无关。术后总生存和无病生存期与新辅助治疗后分期有关。新辅助治疗后,复发的时限较未行新辅助治疗患者长,必须加强术后的随访,延长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4.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早期的胚胎发育及后期的组织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与肿瘤细胞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1,2]。肿瘤EMT发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下调或沉默,被认为是上皮细胞获得侵袭/转移能力的先决条件。肿瘤EMT的发生包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有缝合修补处张力高、术后疼痛明显、复发率高等缺点。为此 ,我院自2 0 0 0年 3月始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共治疗 46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均为男性 ,年龄 2 0~ 85岁 ,平均62岁。其中腹股沟斜疝 3 6例 ,直疝 8例 ,复发疝 2例。1 2 手术方法 采用BARD公司两件式 (锥形充填物 +补片 ) 44例 ,网状补片 (强生公司生产 )自行剪裁 2例。两种材料均为单股聚丙烯编织而成。常规硬膜外麻醉 ,解剖腹股沟区 ,游离精索及疝囊 ,斜疝者将疝囊游离至疝囊颈下方后结扎 ,将锥形充填物置入内环处 …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患者酪氨酸激酶受体( RET)第16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60例PTC组织(观察组)和其中20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RET第16外显子基因,并分析其与 PTC 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淋巴结转移及 TNM 分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11例(18.3%)出现RET基因第16外显子基因突变,对照组未见上述突变;两组突变率比较,P<0.05。 RET基因第16外显子突变与PT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P均>0.05)。结论 PTC患者RET第16外显子基因突变率升高,可能与PT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微小癌是指直径≤10mm的甲状腺癌,术前确诊困难。1999-2003年,我们收治此病17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47和Ki-67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各50例)中CD147和Ki-67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4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68% vs 20% vs 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14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正常甲状腺组织中Ki-67未见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中阳性表达率为(36% vs 1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7和Ki-67表达异常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产生的机制之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CD147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与中青年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手术安全性.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142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n=65)与中青年组(n=77),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①中青年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1.55±l0.56)min和(45.81±11.85)mL,老年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5.22±11.62) min和(42.01±12.33)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99±2.61)d,明显少于老年组患者[(10.85±2.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青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5/65),而老年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69%(9/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6.15%,中青年组术后复发率为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观察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血栓外痔术后术区疼痛、出血、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普外科病房的痔病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中药透皮促进剂联合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对照组(1)采用热水熏洗联合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对照组(2)仅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进行治疗.3组均用药1周.结果 通过对2009年6月~2011年2月135例普外科病房病人入选研究发现,在术后第4天,治疗组的出血、疼痛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透皮促进剂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血栓外痔术后止血、止痛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