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为实施中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5所中学545名初高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饮食摄入得分3.20±1.11分,健康饮食行为得分2.08±0.86分,饮食综合得分5.28±1.50分,饮食摄入中得分较低的是摄入鸡蛋和牛奶,健康饮食行为中得分较低的是拒绝零食和拒绝饮料:饮食摄入得分在年级(F=6.508)、父亲文化程度(F=9.936)、母亲文化程度(F=8.076)、独生子女(F=5.445)方面存在差异(P<0.001):健康饮食行为得分男生较女生高(t=6.162,P<0.001):饮食行为综合得分男生较女生高(t=4.171,P<0.001)、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高(t=4.561,P<0.001).中学生在关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了解营养知识、以及增强饮食健康四方面健康态度的积极性均较高,分别为83.9%、82.6%、80.4%、80.6%,但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意愿比例较低(66.4%):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意愿低年级学生表现较高年级学生好(χ2=10.958,P=0.012).结论: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存在问题,健康态度较好.研究提示应加强中学生营养教育,应根据现存饮食行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心诊治的46例吞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吞气症患儿中,15例(33%)合并多发性抽动症(TS)。腹胀为最主要的症状(45例,98%)。24 h食管阻抗检测显示,24 h气体吞咽次数平均为341次,24 h气体反流次数平均为212次,直立位气体反流占总气体反流比例为95%。合并TS患儿与未合并TS患儿相比,吞气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吞气症患儿(67% vs 6%,P < 0.001),其他症状及24 h食管阻抗结果二者无明显差异。通过饮食调整、心理行为治疗及药物干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儿童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心理行为治疗为重要干预措施之一。结论 部分吞气症患儿合并TS,合并TS的患儿吞气症状更常见;心理行为治疗为吞气症患儿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_16对南京市儿童医院职工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探讨改善职工膳食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职工进行膳食状况调查(FFQ法)和膳食营养知识调查,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_16对职工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的关系。结果:儿童医院职工LBS得分为14(10,19),56.3%的职工存在轻度摄入不足,5.1%的职工存在中、重度摄入不足;HBS得分为3(1,6),17.5%的职工存在轻度摄入过量,5.1%的职工存在中、重度摄入过量;DQD得分为18(15,22),75.7%的职工存在轻度膳食失衡,2.6%的职工存在中、重度膳食失衡;职工奶类和鱼虾摄入不足、禽畜肉摄入过量、食物种类少。DBI得分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膳食营养状况优于男性。职工营养知识知晓得分为2(1,3),营养知识得分越高膳食质量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院职工膳食营养状况不佳,存在轻度膳食失衡;应加强医院职工膳食营养相关知识教育,改善职工的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医务人员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为加强医院营养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儿童医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饮食行为与健康情况。结果:医务人员消瘦占13.5%、超重及肥胖占14.8%,BMI在不同性别、年龄、岗位、职称、学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年长、高职称人群患有基础病较多,医生较其他岗位患基础病较多;每日三餐者93.1%,每日两餐者6.9%;有51.5%每周因工作误餐1-3次,20.6%每周因工作误餐次数>3次;只有69例(11.3%)表示从不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情况在年龄、性别、职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儿科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不佳,较多儿科医务人员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医院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JC病毒感染与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35例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和23例儿童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JC病毒DNA片段及T-Ag蛋白。结果JC病毒DNA片段在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中的检出率为31.4%(11/35),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检出率[8.7%(2/23)];T-Ag蛋白在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9%(8/35),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结直肠幼年性息肉患儿的息肉组织中,JC病毒DNA片段检出率和T-Ag蛋白阳性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及息肉数量、部位、大小无明显关系(P均0.05)。结论 JC病毒感染可能与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有关,JC病毒感染可能是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LKB1基因突变和甲基化在散发性Peutz-Jeghers综合征(P-J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提取5例散发性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和其中3例的大肠息肉组织DNA,采用PCR法分析其序列的突变情况,MSP法检测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结果在所有患者外周血和大肠息肉组织DNA中均未发现有病理意义的突变位点,在1例发生癌变的息肉组织DNA中检测到LKB1基因的甲基化。结论并非所有P-J综合征的患者都出现LKB1基因的序列突变,P-J综合征的发病可能存在其他的分子机制,但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能是其息肉发生癌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至2017年收治的确诊为结直肠息肉后立即行EMR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670例患儿中,男423例、女237例,平均确诊年龄(4.50±2.69)岁,高发于3~6岁(43.4%)。临床表现以便血(90.3%)为主。息肉以单发(92.5%)为主,多发于直肠(49.0%)及乙状结肠(35.2%);直径多2 cm(78.9%)。息肉≥2 cm者需钛夹夹闭创面,而息肉直径2 cm者钛夹对术后出血无影响。术后并发出血主要发生在术后第1天。术后病理回报提示以幼年性息肉为主。结论结直肠息肉高发于学龄前男童,以幼年性息肉为主;EMR辅以金属钛夹可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9.
正病历资料患儿,男,82d。因"反复感染、湿疹及血小板减少2月余"入院。患儿自出生后3d开始出现脓血便,检查发现血小板降至25×10~9/L,伴湿疹,不伴皮肤出血点、瘀斑,经抗感染、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便血好转、血小板升至61×10~9/L后出院。生后17d、45d分别2次出现脓血便、血小板减少而住院治疗,经抗感染、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便血好转、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