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搓擦和刷洗外科手消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搓擦和刷洗两种外科手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460人进行卫生学监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0人,实验组采用搓擦、对照组采用刷洗外科手消毒方法,组内以诗乐氏消毒液、洁芙柔抗茵洗手液重复论证效果。关键技术以《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分别采样共收集全监测数据并分析。[结果]诗乐氏和洁芙柔两种消毒液分别在搓擦和刷洗两种方法上重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选的搓擦方法同样达到刷洗方法的外科手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搓擦和刷洗两种外科手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460人进行卫生学监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0人,实验组采用搓擦、对照组采用刷洗外科手消毒方法,组内以诗乐氏消毒液、洁芙柔抗菌洗手液重复论证效果.关键技术以<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分别采样共收集全监测数据并分析.[结果]诗乐氏和洁芙柔两种消毒液分别在搓擦和刷洗两种方法上重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选的搓擦方法同样达到刷洗方法的外科手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金英  潘结琼 《当代医学》2014,(27):118-119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管应用在小儿气管内插管麻醉复苏期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72例行气管插管麻醉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n=36)。护理组患儿给予针对性麻醉复苏期口咽通气管并止痛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组和对照组在喉痉挛、喉头水肿、窒息和舌后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仅1例喉痉挛发生,经抢救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对照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窒息2例,舌后坠1例,喉头水肿2例,喉痉挛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9/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麻醉复苏给予口咽通气管进行有效的通气,是提高复苏期安全和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CSSD)金属器械灭菌包重量与摆放对压力蒸汽灭菌干燥效果的影响,为实际工作中建立标准化的工作规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金属器械包装成两组,分别为:A组不超重包和B组超重包,每组再分类为不重叠、重叠,试验运行共20炉次;灭菌前对各类灭菌包进行称重,将两组各类待灭菌包平放在同一炉次进行灭菌,完成后2min内取出灭菌包并称重,待灭菌包冷却后检查包内外潮湿情况,比较各类灭菌包在不同重量、不同摆放方式下的灭菌干燥效果。结果 A组不重叠包装时干燥度试验合格率为100.0%,重叠包装时干燥度试验不合格率为55.0%,湿包发生率为45.0%;B组不重叠包装时干燥度试验不合格率为65.0%,湿包发生率为60.0%,重叠包装时干燥度试验不合格率为100.0%,湿包发生率为100.0%,各组灭菌包的灭菌干燥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重叠器械包对压力蒸汽灭菌干燥有很大的影响,明显降低了灭菌干燥质量,建立科学的工作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好人员培训,对提高灭菌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开展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至12月的择期手术25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至6月的择期手术250例为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及患者进手术室前1小时及进室后10分钟的血压,脉搏的情况。结果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室后血压、脉搏,明显高于入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人室前、后脉博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应用成效显著,大大减轻手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护患关系显著提升的同时,使手术室护理整体水平全面提高,让手术期患者享受到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安全优质护理服务。达到创优活动在手术室开展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管道标识与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5月与2017年6—10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患者管道标识与固定中出现护理缺陷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患者管道标识与固定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管道标识与固定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薄膜和无纺布在预防气压止血带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0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医用绷带作衬垫,常规方法绑止血带;观察组用无纺布作衬垫,并在靠止血带下缘与皮肤交界处贴15 cm宽的手术薄膜环绕1周,以闭合止血带与皮肤间隙。手术结束时拆除止血带15 min内,由专人负责观察两组患者局部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消毒液残留、皮肤压迹、皮肤红肿和局部水疱的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薄膜和无纺布可有效预防气压止血带受压部位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电切术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住院天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切除子宫、影响卵巢功能等近远期并发症,有利于维持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平衡,是一项深受广大医师、患者欢迎的微创技术[1]。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患者65例,主要经宫颈行子宫内膜、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突型壁间肌瘤及子宫纵膈等宫腔良性肿物的切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外科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及对消毒部位皮肤的影响。方法将200名参与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采用搓擦法进行外科手消毒,对照组采用传统刷洗法进行外科手消毒。比较两组的消毒合格率和消毒部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达到100%消毒合格率。研究组没有皮肤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搓擦法进行外科手消毒,能同样达到100%合格率,且减少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