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龙眼及其制品中氯酸盐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纯水超声提取,离心10 min,AB-8大孔吸附树脂净化处理,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样检测;选用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分离柱,氢氧化钾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以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在0.05 mg/L~1.00 m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2);检出限为0.5 mg/k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在90%~98%之间,RSD小于5.0%。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广,重复性及准确性好,操作较简便,结果满意,能满足日常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们对化妆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天然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植物提取物、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等植物资源为原料开发的化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但“天然”不等于安全,植物提取物中的成分众多且提取物成分复杂,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成分,因此在使用植物提取物用于化妆品时需进行毒理学评价[1]。近年来,基于动物福利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种替代动物试验的体外方法得到开发和应用[2]。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过程中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都与线粒体密切相关,本文就线粒体形态、通透性转换孔、膜电位的改变。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mtDNA的损伤以及Bcl-2基因家族对凋亡的调控在细胞凋亡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测定广州市售进口和国产婴幼儿奶粉中减钾总β放射性比活度。方法 利用BH1227低本底α、β测量仪进行测量,参考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规定的食品中总β操作干预水平(OIL)进行比较。结果 进口和国产婴幼儿奶粉中的减钾总β放射性比活度平均值分别为35.37Bq/kg和39.79Bq/kg。结论 进口和国产婴幼儿奶粉中减钾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低于IAEA对食品中总β放射性浓度限制标准,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铜致人肝细胞L-02的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比色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铜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细胞生长活性,50、100、150、200μmol/L浓度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27%、16.89%、30.64%和39.32%,6、12、18、24h组分别为7.63%、16.83%、33.66%和38.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铜抑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GSH含量,使氧化产物MDA生成增加,各浓度组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CM结果表明随着铜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上升。5、100、150、200μmol/L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6%、8.39%、13.81%和17.07%,6、12、18、24h组分别为5.30%、7.39%、13.81%和20.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铜可致人肝细胞L-02氧化应激,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同时,也非常重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等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在具体措施上,对允许使用品种实行肯定列表,对每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制定相应的规格标准等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地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铜对人肝细胞L-02线粒体的损伤作用。[方法]将硫酸铜用D-Hank’s液和培养液稀释成终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μmol/L的硫酸铜与L-02细胞共培养18h,进行量效关系研究;以150μmol/L浓度与L-02细胞共培养0、6、12、18、24h进行时效关系研究。正常对照组:加入与处理组等体积的D-Hank’s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线粒体酶抑制率和整体功能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丙啶(PI)结合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果]铜可引起线粒体酶抑制率和线粒体功能的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并随剂量增大和时间延长损伤加重;FCM结果表明随着铜剂量增大,实验组Rh123平均荧光强度逐渐降低,由对照组93.60±18.12下降至200μmol/L组59.94±13.55,即膜电位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由对照组2.73%增加至200μmol/L组17.07%(P〈0.05,P〈0.01)。随着铜作用时间的延长,Rh123平均荧光强度逐渐降低,由对照组93.60±18.12降低至24h组55.74±15.45,即膜电位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由对照组2.73%降低至24h组20.45%(P〈0.05,P〈0.01)。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显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质,释放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铜可诱导L-02细胞线粒体损伤,引起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质,线粒体结构和整体功能遭破坏,导致细胞损伤甚至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