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刀止血和双极电凝止血法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42例肝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行不同止血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研究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刀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和相关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断肝止血技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相关费用、术后腹腔引流量、输血率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极电凝止血效果明显优于超声刀止血,其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替诺福韦(TDF)与ETV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拉米夫定(LMD)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并对主要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ETV联合ADV组51例,ETV联合TDF组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清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QR)、Child-Pugh评分、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数、乙肝病毒(HBV)的DNA水平、HBV的ADV耐药突变数、rtA181V/T变异、rtA181V/T+rtN236T变异、HBV的ETV耐药突变数、rtS202G变异、rtT184I/L/S变异、rtM250V/L变异及HBV的LAM、ADV及ETV耐药突变数、3~12个月患者HBV的DNA减少量及病毒学反应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TV联合TDF组患者9个月HBV的DNA减少量(3.14±1.58)log10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31±1.84)log10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3.28±1.62)log10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85±1.73)log10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病毒学反应正常数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患者HBV的ADV耐药突变及rtA181V/T变异均低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TV联合TDF患者HBV的ETV耐药突变及rtS202G变异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男性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高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6个月及9个月病毒学反应高于女性(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V的DNA水平(OR=0.26,95%CI:0.03~0.64,P=0.015)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ETV联合TDF治疗(OR=98.54,95%CI:75.77~323.55,P=0.001)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方面,TDF较ADV具有更强的抑制病毒活性。在对LAM和ADV应答下降的HBV感染者,TDF可能是高度有效的替代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切割术(TUPKVP)治疗高危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86例高危BPH患者行TUPKVP治疗。86例术后均随访,时间为2~18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自行排尿通畅;TUPKVP前后前列腺国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TUPKVP治疗高危BPH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适用于高危BPH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流行病学基本情况,为制定胆囊结石、胆囊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40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设计的表格内容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年龄段在30~59岁之间(83.0%),男∶女为1∶2.16,胆囊结石占89.2%,手术中转率为0.15%,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22%。结论加强胆囊结石、胆囊炎疾病防治工作,开展定期宣教和定期检查,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无严重并发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急性胆囊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胆囊炎634例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死亡病例,成功率:99、05%,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认识腹腔镜的特点和手术困难因素,选择适当麻醉,运用娴熟的手术技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LC治疗急性胆囊炎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加术后肝动脉和肝静脉双插管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15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15例均采用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采用肝动脉和肝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3.3%、40.0%、20.0%,平均生存时间24.8个月。结论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后使用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食管平滑肌肉瘤在临床上较罕见[1],其术前确诊率低,易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或食管癌.我院自1975年~1999年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治疗癌痛的疗效。方法58例癌痛患者开始剂量是美菲康30 mg/12 h,按VAS法观察治疗癌痛的疗效。结果吗啡缓释片在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的中、重度疼痛方面有效率67.3%~75%。结论吗啡缓释片在疼痛方面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安全的手术模式.[方法]总结本组182例,对102例先电切(TURF)后汽化(TUVP)手术模式(Ⅰ组),80例汽化切割(TUVRP)手术模式(Ⅱ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灌洗液量、发生包膜穿孔方面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5,t=9.63,P<0.01,t=9.76,P<0.01,X2=8.366,P<0.01).术后并发症、疗效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死亡、电切综合征(TURS)、尿失萘等发生.[结论]TUVRP出血少,视野清,安全性高,优于先TURP后TUVP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活87例,死亡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脂水平。对比分析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年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病程均明显小于或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后次日TC、TG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而HDL、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