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最终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呼吸道防控综合素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相同的知识问卷,由院感专职人员对各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呼吸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进行2次调查,调查时间:2013年4月及10月。结果终末调查医务人员14项知识正确率均高于基线调查结果,经X2检验,预检分诊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呼吸道卫生/咳嗽礼节的应用要求、防护用品的存放等3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1项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全方位培训,医务人员呼吸道防控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医疗机构应充分了解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薄弱之处,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其医院感染防控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与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60岁)1 0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与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 1 000例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7例,医院感染率为15.70%。感染部位排前5位的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血流感染和上呼吸道。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45株,培养阳性率为61.81%(845/1367)。共检出革兰阴性菌527株占62.37%,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54株占6.3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64株占31.24%,以白假丝酵母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所有进行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较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等较敏感;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和患有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控制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各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任职条件的认识程度。方法应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内蒙古自治区173所医院的医院管理者关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任职条件进行调查。结果445名医院管理者中,认为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具备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背景的比率最高,分别占20.09%、19.89%、18.05%。对于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认为其应具备高级职称者占58.20%,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者占89.44%,应在医院工作2~5年者占43.37%。认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为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分别占34.92%和30.93%。结论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倾向于业务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及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清除软式内镜生物膜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内镜再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人工生物膜方式和细菌定量检测法,观察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清除生物膜的效果。结果 采用手工清洗刷刷洗1、3和5 min,对软式内镜人工生物膜清除率分别为87.11%、93.60%和95.90%。分别采用甲、乙2种国产内镜专用多酶清洗剂对生物膜模型进行处理,其最终生物膜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97%和6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和复方含氯消毒剂对生物膜模型进行处理,其生物膜清除率分别为86.90%、96.51%和90.06%,且其清除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软式内镜再处理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生物膜清除效果,在保证试验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以手工刷洗5 min、甲内镜专用多酶清洗液、过氧乙酸对生物膜清除效果较好,但综合考虑清洗时间成本与清洗最终效果,在手工刷洗上选择手工刷洗3 min为最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JP3〗分析某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呼吸内科住院的6 773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210例,感染率为3.10%。不同年份的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数为22.73 d,主要感染部位排前5位的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血流和上呼吸道。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分离出病原菌4 3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 996株,占68.64%|革兰阳性菌325株,占7.45%|真菌1 044株,占23.92%。鲍曼不动杆菌对药敏试验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相对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和丁胺卡那霉素相对敏感|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美罗培南和丁胺卡那霉素相对敏感。结论 该院呼吸内科感染率高,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JP3〗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2 032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345例,占比16.97%|345例医院感染患者共培养菌株4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为63.38%,革兰阳性菌占比21.97%,真菌占比14.65%|从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看,使用抗菌药物>2种、住院天数>14 d、有创性操作、血糖指数>8(HbAlc)、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使用抗菌药物、住院天数、有创性操作、血糖指数、糖尿病并发症等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防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的2 2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H-L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麻醉方式、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ASA评分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独立预测因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排序前5位的自变量分别为ASA评分、急诊手术、麻醉方式、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长。结论 本研究中列线图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均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院感预测能力较好,可以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风险监测与预警,列线图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内蒙古地区143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43所医院中三级医院43所(30.07%),二级医院100所(69.93%)。所有医院均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88.81%(127所)的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仅10所(6.99%)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了实验室,7所(4.90%)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担任科研课题负责人,26所(18.18%)医院的工作人员参与科研课题。117所(81.82%)医院开展了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128所(89.51%)医院开展了医院感染病例监测,89所(62.24%)医院开展了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 90所(62.94%)医院开展了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性监测,63所(44.06%)医院建立了全院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三级医院参与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比率高于二级医院,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设施配备、科研方面仍需加强,二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8—2020年某三甲医院感染流行特征及病原菌送检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58%、4.52%和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ICU、儿科和外科;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1.63%)和泌尿道(27.31%)。3年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7.89%);3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6.40%、25.99%、24.12%,呈下降趋势(χ2=4.458,P<0.05);2018—2020年医院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28.40%、31.86%和31.28%,呈上升趋势(χ2=3.979,P<0.05)。结论 该医院部分科室仍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减少经验用药,加强依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趋势及耐药性变化情况。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医院连续3年共检出病原菌4889株,其中含多重耐药菌,占18.82%,且逐年升高的趋势。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血液系统感染分居前3位。多重耐药菌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其次是MRSA。CRAB仅对左氧氟沙星相对敏感,MRSA对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完全耐药,PDR-PA对头孢吡肟比较敏感。 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普遍耐药,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将感染防控重点放到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院内蔓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