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洪珂  章健  何云云 《河南中医》2016,(8):1306-1308
小青龙汤全方以辛温为主,辛温相伍,一可去除在表之寒邪,再可温化在里之水饮。风寒束于肌表,从四性角度看,当温解其寒邪,从五味角度看,当辛散其表邪。故需综合考虑病情特点,以辛味药与温性药物同用,才能使寒邪散,表证除。方中麻黄、桂枝、细辛性温而味辛,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发汗解肌,细辛祛风散寒,对风寒束表之证,一药而能两擅其功,可奏辛温解表之效。寒饮伏肺,或散于其他脏腑,或散于胸胁四肢,或走于肌表,因寒性凝滞,故津液水饮容易在这些部位凝结不散。水饮停聚,则气血阻滞难行,气机不畅,又会使饮邪加重。故方中以温性之干姜、细辛、半夏散寒邪,去凝滞,燥湿化痰,温肺化饮,祛除内寒以助水饮开化。细辛、半夏又存辛性,能行气滞,气行则水行,气机调畅则水液代谢归于正常,饮邪无以生成,辛温同用,可发辛温化饮之功。小青龙汤方中辛散温燥之品较多,容易耗散人体正气,伤及人体阴津,故少佐芍药、五味子等酸寒之品,收敛肺气,制约温燥之药,达相反相成之功。方剂的配伍理论有多种,在君臣佐使的基本框架下,有性味配伍,七情和合,去性存用,升降相因,五行配伍等多种配伍形式,共同构成方剂配伍理论。现阶段对小青龙汤的配伍研究多停留在君臣佐使理论层面,然小青龙汤方出现之时君臣佐使配伍理论并非处于成熟时期。因此结合当时各种配伍理论的发展状况,从性味配伍理论角度对小青龙汤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加深对小青龙汤方的理解,这也是其他方剂配伍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4.
正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中药制剂品种也不断丰富,如中药注射剂等的发展,为中药运用开拓新途径。然而,中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曾报道过多起中医药不良反应的案例。如何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医很早就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了很深的认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首次明确提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所载方药有10首之多,具有用药精简、组方巧妙、用量考究、剂型丰富的特点。张仲景妊娠保胎临证处方重视调和阴阳、开利气血,遵"有故无殒"之大法,因故而施、药味合理配伍减毒护胎,又注重肝脾同治,化瘀、清热、除湿等法兼备,调理脏腑,补虚泻实,为后世妊娠期治病安胎理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对于临床妊娠病及安胎养胎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婴儿痉挛模型应激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婴儿痉挛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0只新生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组和ACTH组,每组20只。幼鼠出生第11天,ACTH组腹腔注射10 mg/(kg·d) ACTH,其他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幼鼠出生的第15天,NMDA组和ACTH组腹腔注射15 mg/(kg·d) NMDA,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三组幼鼠痉挛症状进行评分,采用q-PCR法测海马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ACTH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测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型受体(CRHR1)蛋白表达。结果 NMDA组中幼鼠的痉挛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t=11.236,P<0.001); ACTH组幼鼠的痉挛症状评分低于NMDA组(t=-6.347,P<0.001)。与对照组相比,NMDA组海马IL-1β和IL-6的mRNA转录水平升高(IL-1β: t=6.237,P<0.001;IL-6: t=6.553,P<0.001),ACTH组海马中IL-1β和IL-6的mRNA转录水平低于NMDA组(IL-1β:t=-7.669,P<0.001;IL-6:t=-8.125,P<0.001)。ACTH组海马中ACTH mRNA转录水平高于NMDA组(t=7.758,P<0.001)。与对照组相比,NMDA组海马体CRH和CRHR1蛋白表达上调(CRH: t=7.517,P<0.001;CRHR1: t=7.745,P<0.001),ACTH组海马CRH和CRHR1蛋白表达低于NMDA组(CRH: t=-6.120,P=0.003;CRHR1: t=-6.050,P=0.005)。结论 ACTH可缓解幼鼠的痉挛症状,推测与降低海马体中IL-1β和IL-6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ACTH的mRNA转录水平,抑制CRH和CRHR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 49岁。2020年6月19日因盆腔包块3年余入院。患者自述3年前发现下腹部包块, 无腹痛、腹胀等不适, 就诊于当地医院, 诊断为卵巢囊肿, 建议手术, 患者拒绝治疗, 之后亦未定期复查。2020年4月16日, 患者因急性脑梗死(图1)于我院行急诊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鼻支架取栓术, 过程顺利, 术后抗凝治疗。住院期间阴道少量出血, 持续10余天, 病情稳定后收入妇产科进一步诊治。既往史:孕2产1, 剖宫产1次, 48岁绝经, 绝经后有潮热盗汗。家族史:母亲因肝癌病故, 具体不详, 哥哥、姐姐及父亲体健, 否认其他疾病家族史。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 阴道畅, 有少许白色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样改变, 无举痛;子宫前方扪及胎儿头大小肿物, 质韧, 与宫体分界不清, 无压痛;宫体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清, 无压痛。4月23日行全腹CT平扫+增强示, 脾梗死;双肾斑片状低强化区, 考虑为缺血改变, 右侧肾动脉起始处狭窄;子宫稍高密度灶, 考虑为肌瘤;右侧附件区囊实性病灶, 考虑为卵巢来源浆液性囊腺癌或交界性囊腺瘤(图2)。5月9日头颅CT平扫示, 左颞叶、两侧顶叶及右侧枕叶多发梗塞灶, 与...  相似文献   
8.
正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头晕胀闷,鼻道有脓等为主要表现的鼻部疾病,亦称之为"脑漏""脑砂""脑崩""脑渊"等,与现代医学中的鼻窦炎类似,是鼻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的记载,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实践与研究,中医学关于鼻渊的理论逐渐完善,新安医家对此也作出重要的贡献,并有独特而精当的见解,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痛经是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多发生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1~2年内,发病时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多伴有下坠感,放射至腰骶部及大腿内侧,严重者伴有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冰冷、恶心呕吐等。据文献报道,约有50%生育期的妇女曾经发生过痛经[1]。现代医学只能从症状出发,予以镇痛处理。中医推拿治疗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