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手术麻醉现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门诊手术的旅行性在病人选择及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和用药选择、围术期的监测护理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力求做到安全、舒适、有效、同时迅速回复,无残留作用及并发症。全麻用药中,吸入麻醉药如七氟醚、地氟醚,静脉麻醉药如异丙酚,镇痛药如阿芬太尼、雷米芬太尼、肌松工如美维松、罗库溴铵、这些药物的应用使门诊手术麻醉的实施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新闻回顾: 2007年8月3日,3岁半的陈鑫瑶因脊柱附近长有肿块,在北京某医院接受麻醉进行核磁检查。但检查之后,她就再也没有醒来,至今已两个多月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植入性蛛网膜下腔(即鞘内)药物(吗啡)输注系统(implantedintrathecaldrugdeliverysystem,IDDS)在顽固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因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药物治疗无法缓解而实施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病人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筛选试验成功后,经过外科手术将IDDS植入体内,术后给予持续输注吗啡,经过剂量调整,镇痛效果较明显,副作用减轻。结论:通过IDDS将镇痛药物(吗啡)直接注入作用部位(脊髓和大脑),镇痛效果确切,同时避免了全身给药时的副反应,是针对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的三阶梯治疗以外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时应掌握适应症,并进行筛选试验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并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和副作用进行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药为含浓度为0.5μg/ml舒芬太尼的0.375%罗哌卡因,对照组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分别记录两组阻滞成功率、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及其他相关临床麻醉信息。结果两组间阻滞成功率、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5μg/ml的舒芬太尼对于0.375%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包括阻滞成功率、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无明显影响;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则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脉搏波舒张期时间(diastolic time,DT)的无袖带式血压估计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可穿戴式设备的血压测量精度。该方案首先从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中提取DT,再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个体化血压估计模型。本研究对采集的30个样本的实验数据,进行血压建模并加以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收缩压的平均误差为1.859 mmHg,标准差为5.640 mmHg;舒张压的平均误差为1.049mmHg,标准差为6.107 mmHg,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将该方案的估计结果与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pulse transit time,PTT)的血压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交感神经活动较强时,基于DT的血压模型能够有效提升血压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不同手术围术期胃粘膜pH值(ipH)和血浆乳酸浓度的变化,探讨ipH作为反映微循环状态指标的灵敏性。方法随机选择全麻下行椎管手术(Ⅰ组)和直肠结肠癌根治术(Ⅱ组)的病人各10例,测定术前、手术开始(切皮)后2、4和6h的ipH和血浆乳酸浓度,同时记录心率、血压、失血量等常规指标。结果两组的ipH自手术开始后均逐渐降低,切皮后4h达最低点,与手术时间长短呈弱负相关(r=-0.505),而Ⅱ组比Ⅰ组降低更明显(P<0.05);血浆乳酸浓度随手术进行呈升高趋势,其变化迟于ipH。结论ipH可较早和更灵敏地反映组织灌流和微循环的障碍,比乳酸更灵敏;肠道手术比骨科手术对ipH的影响更明显,可能与肠道手术操作对肠粘膜屏障的损伤以及术前禁食过长有关。  相似文献   
7.
手术及镇痛方式对肠道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结直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以及功能性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55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和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三组:A组(n=12)为腹腔镜手术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10)为开腹手术 PCIA;C组(n=33)为开腹手术 硬膜外镇痛。于术前、术后3周和6周观察功能性运动能力(6min行走试验,6MWT)的变化;住院期间观察胃肠道功能(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镇痛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周6MWT呈显著减退(P<0.05),术后6周则基本恢复接近术前水平,各时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胃肠道功能(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的恢复A组快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C组(P<0.05)。结论单凭手术方式或镇痛方式无法改善肠道手术后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受损,但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居民食物消费碳足迹现状及其人口经济因素差异。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取12 777名具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和人口学特征数据的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数据,借助《中国食物成分表》将食物消费量转换成能量摄入量,利用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食物消费碳足迹数据库获得26个食物组的碳足迹系数值并计算碳足迹总量,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人口经济因素与食物消费碳足迹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成年居民食物消费碳足迹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随收入水平与文化程度上升而升高;男性人均食物消费碳足迹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与18~44岁年龄组相比,60岁及以上年龄组出现高碳足迹的可能性较低碳足迹降低29%(OR=0.71,95%CI 0.61~0.83);与男性相比,女性出现中等碳足迹和高碳足迹的可能性分别较低碳足迹降低11%(OR=0.89,95%CI 0.81~0.99)和25%(OR=0.75,95%CI 0.67~0.84);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出现中等碳足迹和高碳足迹的可能性分别...  相似文献   
9.
择期手术病人对麻醉认识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择期手术病人麻醉认知程度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了一份围术期调查表,在500例择期手术病人,调查了其对麻醉学科及麻醉医师的认识程度。结果:病人对麻醉及麻醉医师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与病人的教育程度和居住区域有关。结论:加强围术期麻醉医师和病人的交流有利于提高病人对麻醉和麻醉医师的认识,提高学科水平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术后镇痛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WHO提出,疼痛是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第五生命 体征。2004年10月11日被定为第一个全球镇痛日,免除疼 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和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术后疼痛可 能是病人一生中经历的最为严重的疼痛。近年,随着新型药 物及非药物镇痛方法的应用,术后疼痛治疗得到迅速发展。 国内开展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