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外侧加压型锁定板治疗转子间不稳定性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53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四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型锁定板固定,运用颈干角、尖顶距等影像学测量指标和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52例患者获得平均9.1个月的随访,均获得骨折愈合。复位好的49例,可以接受的复位2例,复位差的1例。术后颈干角为93°~138°,平均129°;尖顶距〈25mm的47例,尖顶距≥25mm的5例。术后并发症包括髋内翻2例,损伤性骨化1例,大腿痛2例。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9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股骨近端加压型锁定板具有符合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固定牢固、可抗旋转、手术灵活安全、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及对股骨头血供干扰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转子间不稳定性四部分骨折的内置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43个椎体),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1d和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Cobb′s角和疼痛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3例胸背部疼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减轻,未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X线片示24例椎体高度未丢失,1例有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椎体高度、Cobb′s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适当扩张球囊、灌注骨水泥等技术要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从入口处环钻取骨结合微创复位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在46例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从髓内钉入口处以环钻替代开髓器开髓并取骨,采用微创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将所取松质骨植于骨折断端周围。结果术中均未发生平台骨折,40例获随访5~21个月,平均14.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8个月。无感染、内固定失效、血管及神经损伤。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从入口处环钻取骨结合微创复位植骨能提高骨折一期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780例成人四肢骨折患者经骨折内固定等手术治疗,按骨折术后阶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结果 早期、系统、正确的康复治疗使85%--期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骨折或关节处骨折术后二期的患者经积极的康复治疗亦可获部分功能恢复.结论 应重视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恰当的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同时不能放弃对骨折术后第2期康复治疗的机会,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以使关节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远多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远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适合的患者21例,平均年龄31岁,先近后远将骨折端复位后,逆向顺行置入交锁髓内针,先远后近各置入两枚锁钉。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各骨折处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3个月。膝关节无痛屈曲均〉90°。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远多段骨折是合理、牢固的弹性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特征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1例膝关节PVNS的MRI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价膝关节PVNS的MRI影像特点。结果11例中,弥漫型10例,局限型1例;不同程度关节腔积液及关节内脂肪垫受侵7例,半月板及交叉韧带受累4例,软骨或骨受累8例。11例MRI影像均有关节滑膜增厚、滑膜内软组织结节表现,结节于T1WI呈等或低信号,于T2WI呈低信号,1例见滑膜结节内出血,表现为T1WI及T2WI高信号。病理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增生滑膜绒毛结节,有丰富血管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结论PVNS绒毛结节内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与术中及病理相符,MRI对PVN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建关节囊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重建关节囊后路小切口THR治疗4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并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卧床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切口长度8~10cm(平均为9.1cm),手术时间为62~86min(平均72min),术中失血量180~260mL(平均220mL),术后引流量80~140mL(平均108mL)。卧床时间3~4d,未出现皮肤坏死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经6~18个月(平均11.6个月)随访,未出现感染及假体位置移动。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为91.7分,优37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重建关节囊后路小切口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减轻软组织损伤、失血少、围术期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股骨转子部重建、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患者.按改良Evans分型:Ⅲ型19例,Ⅳ型27例.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90(68.00±20.43)min,出血量160~600(210.00±40.26)ml.住院时间16~26(19.30±4.56)d.所有病例获得随访6~39(17.10±4.33)个月.3例患者分别因其他疾病死亡,余43例患者患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0~94(86.70±5.16)分,功能评定结果:优15例,良2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7%(39/43).所有假体在存活期内均未出现脱位、松动、下沉及晚期感染.结论 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早期下床活动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随访获得满意的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s of cemented artificial bipolar arthroplasty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instable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4 to June 2008,46 aged case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instable fractures were cured with cemented artificial bipolar arthroplasty. According to improving-classfication of Evans,there were 19 cases with type Ⅲfractures and 27 cases with type Ⅳ fractures. Results All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The surgery time was 50-90 (68.00 ±20.43) minutes. Bleeding volume was 160-600 (210.00 ±40.26) ml. The time in hospital was 16-26 (19.30 ± 4.56) days. All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or 6-39 (17.10 ± 4.33)months. Three cases died of other diseases, 43 cases were graded by the system of Harris. The Harris scale was 70-94 (86.70 ±5.16) scores,and the choiceness rate was 90.7%(39/43). No dislocation,loosening,subsidence and late infection occurred in all the implants. Conclusions Cemented artificial bipolar arthroplasty has good advantages of reduced laying up period and few complications. The short-term outcome is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共43个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行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弓根球囊扩张并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1d和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Cobb角和疼痛评分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后23例胸背部疼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减轻,未出现神经系统阻压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X线片示24例椎体高度未丢失,1例邻近椎体再骨折;椎体高度、Cobb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过伸复位结合PKP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适当扩张球囊及灌注骨水泥等技术要点.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属于AO分型的C型,由于系高能量损伤,骨折又极不稳定,闭合手法复位虽能获得桡骨远端的解剖关系,但复位后难以有效维持桡骨远端的高度和外形,常会再次出现骨折短缩移位及骨折块之间的侧方分离移位.而桡骨短缩将导致腕关节活动活动障碍及疼痛,且会使尺骨的高度出现相对变长,从而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1].如何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及避免桡骨短缩,成为了临床迫待解决的难题.自2005年6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经尺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5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