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预测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共计5 792名居民(去除信息不全等不合格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将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的患者纳入病例组,并运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匹配未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对照组。采取其血清标本进行相关生化、免疫项目的检测,并分析其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空腹葡萄糖(GLU)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GLU、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是预测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GLU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84,95%CI 1.128~1.460,P=0.000)。结论:GLU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其预测指标;监测CRP和铁蛋白也有利于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医学实验室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生物参考区间对正确指导临床诊疗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提出的间接法建立生物参考区间是一种简便、成本低廉的方法,适用于一些无法使用直接法建立生物参考区间的项目和实验室已有检验项目的定期评审。本文基于文献报道,介绍了间接法建立生物参考区间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变换、离群值的剔除和参考区间的取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污染情况。方法 对某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病区公共区域、脱卸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报告Ct值,分析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相关因素。结果 共采集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标本100份,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30.00%,脱卸区电梯地面、走廊公共区域地面、脱卸电梯按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0.00%、60.00%、40.00%。一脱区和二脱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8.33%、1.67%。48.33%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其中外层鞋套鞋底、外层手套和防护服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5.00%、21.67%、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岗位和高风险操作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一脱区和个人防护用品可造成不同程度污染,做好个人防护和定期环境清洁消毒,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临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进行核酸污染监测及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于2022年3月14日至5月16日每周一对某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临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实验过程中以及消毒后各高风险实验活动区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防护物品表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各高风险实验活动区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防护物品表面共40处采样点采集760份样本。样本处理区有8个采样点检出阳性, 阳性率为27%(27/100), 其中以生物安全柜、转运箱外表面和编号样本架阳性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5/10、4/10和6/10。核酸检测区有7个采样点检出阳性, 全部出现在PCR综合实验间, 阳性率为7.1%(10/140), 其中以样本传递窗和核酸检测区门把手阳性检出率最高, 均为4/20。来自样本处理区的阳性样本靶基因Ct值显著高于核酸检测区。实验人员防护物品表面的检出阳性率为20%(16/80), 部分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外层手套阳性检出率最高可达9/10。消毒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各区域及实验人员防护物品表面的核酸残留能够被有效清除。结论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间接法建立上海地区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的人群参考区间,并与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以验证间接法建立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5至2017年上海地区进行体检健康人群的FT4和TSH数据,通过K-S检验分析其数据的正态性。非正态数据使用BOX-COX转换成近似正态,通过四分位间距法剔除离群值后建立参考区间。通过非参数检验比较其结果在性别以及年龄间是否存在差异,与厂商给定的参考区间比较其参考变化值(reference change value, RCV)。结果采用间接法建立上海地区参考区间,其中,FT4:男性13.2~21.6 pmol/L,女性12.6~20.3 pmol/L;TSH:男性0.63~4.9μIU/mL,女性0.55~5.04μIU/mL。结果与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存在差异。结论相比于直接应用厂商的参考区间或是转移来的甲状腺功能参考区间,采用间接法建立FT4和TSH参考区间的方法较为可靠,具备经济、简便且更贴近受检人群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7例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SCLC)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79例]、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60例其他肿瘤患者、2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120名表观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roGRP水平,评价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roGRP的精密度、线性、正确度、参考区间以及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roGRP单项检测及与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诊断SCLC的性能,比较3种方法检测ProGRP诊断SCLC的效能。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高、低水平ProGRP的批内精密度为0.8%和1.2%,批间精密度为0.9%和2.2%。高、低水平定值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99.86%和98.32%,线性范围为33.13~4 796.00 pg/mL,20名表观健康者ProGRP水平均在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区间(0~69.2 pg/mL)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的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偏差分析显示3种方法检测结果在低值区域一致性良好,但随着检测结果的增加,偏差逐渐增大。SCLC组ProG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诊断SCLC的最佳临界值为66.65 pg/mL,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95.3%;ProGRP联合NSE诊断SCLC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6.2%,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0.05),与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检测ProGRP诊断SCLC的效能无差异(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roGRP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检测要求。ProGRP作为一项辅助诊断SCLC的可靠指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并比较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为调查点,随机选取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1 983名。收集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风险积分系统[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简易评估工具、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SCORE风险积分系统(西班牙)、SCORE风险积分系统(芬兰)、QRISK2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基线资料与友谊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比较。分别采用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分层计算友谊社区老年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1 983名受试者中,88例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其中32例(1.61%)发生脑血管疾病事件、56例(2.82%)发生心脏疾病事件。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与各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主要风险因子基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概率分别为28.73%、13.95%,SCORE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平均概率为7.29%(以高危地区计算)、4.14%(以低危地区计算)。根据相关指南,对Framingham、Reynolds及SCORE(高危地区)3种风险积分系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计算结果进行分层,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中仅有11.29%的受试者风险分组相同,其余88.71%的受试者在风险组别划分上存在差异。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社区人群的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晨尿的估算24 h尿钠排泄水平(estimated 24 h urinary natriuresis,e24UNa)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自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经抽样选取4 035名中老年人,采集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并对空腹血清样本及晨尿样本进行检测,采用Kawasaki公式计算e24UNa。分析e24UN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临床参数、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基于10年Framingham风险积分计算不同风险人群的e24UNa水平。结果 观察队列e24UNa均值为9 879 mg/d;根据e24UNa排泄水平分为高(≥ 12 699 mg/d)、中(10 636~12 699 mg/d)、低(≤ 10 636 mg/d)3组:男性比例分别为31.74%、47.87%和59.78%,腰围分别为(85.66±10.07)、(88.13±9.23)和(90.14±9.40)cm,臀围分别为(95.57±7.33)、(97.41±7.09)和(98.72±6.69)cm,体质指数分别为(24.38±3.46)、(25.25±3.34)和(25.73±3.30)kg/m2,吸烟率分别为4.75%、8.09%和8.31%,空腹血糖分别为(5.60±1.67)、(5.62±1.50)和(5.78±1.68)mmol/L,胆固醇分别为(5.53±1.17)、(5.37±1.22)和(5.34±1.18)mmol/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分别为(71.06±34.98)、(62.55±29.92)和(59.95±27.55)nmol/L;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Framingham风险积分升高(<10%、10%~20%、20~30%和>30%),e24UNa水平升高[(9 239.87±2 140.720)、(9 622.46±2 193.57)、(9 878.15±2 217.14)和(10 322.30±2 365.33)mg/d)](P<0.001)。结论 基于晨尿获得的e24UNa较血钠、随机点尿钠更宜用于指导心血管疾病膳食限钠预防措施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间接法建立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参考区间,并与行业标准(直接法)参考区间进行比较,以验证间接法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健康体检人群的数据,其中TB数据中男性52 589例、女性36 819例,DBil数据中男性51 555例、女性36 228例。采用偏度-峰度检验对数据进行正态性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通过BOX-COX变换转变为近似正态分布,转换后的数据采用四分位间距法剔除离群值,采用Hoffman法得出参考区间,并与直接法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偏度-峰度检验结果显示,TB和DBil数据均呈非正态分布。采用BOX-COX变换对数据进行正态性转换,转换后通过四分位间距法剔除男性TB数据784例、女性TB数据578例、男性DBil数据925例、女性DBil数据675例。TB和DBil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因此需按性别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采用Hoffmann法得出参考区间为TB男性≤22.4μmol/L、女性≤18.5μmol/L,DBil男性≤6.4μmol/L、女性≤5.1μmol/L。TB男、女性及DBil男性参考区间与直接法参考区间的相对偏差均低于参考变化值(RCV),DBil女性参考区间与直接法参考区间的相对偏差高于RCV。结论采用间接法建立TB和DBil的参考区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LMS方法建立女性糖类抗原125(CA125)的连续百分位数曲线,评估其现行参考区间的年龄适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数据,使用Turkey法剔除数据中的离群值后,利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方法拟合CA125的连续百分位数曲线。根据LMS曲线分布确定年龄分组切点,并利用Z检验对该切点予以验证。结果:剔除离群值1 015例后,共29 992例数据纳入分析。现行参考区间(35 U/mL)对应样本人群的百分位数为P99.5,CA125水平在女性15~40岁和60~95岁两个年龄区间基本平稳分布,而在40~60岁年龄区间内呈现较大降幅。15~40岁与60~95岁两个年龄区间CA125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7.8、11.5U/mL,P99.5分别为35.5、29.5U/mL;40~45岁、45~50岁、50~55岁、55~60岁CA125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2.9、11.7、9.7、8.7U/mL,P99.5分别为35.3、35.4、33.5、28.9U/mL。以50岁作为CA125参考区间的年龄分组切点,组间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76,P0.001,Z*=4.9)。结论:CA125水平在女性中随年龄增大而变化较大,现行全年龄段使用0~35 U/mL作为参考区间可能并不适用,有必要根据CA125水平的年龄分布特点分组建立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