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散式供水的自备水源主要受到人蓄粪便的污染及地质条件等原因,合格率低,氟化物、砷毒理学指标虽然超标率不太高,但因长期饮用能使人患上严重的地方病.为了解辽源市分散式供水的自备水源的质量状况.将2006~2007年送检的182份分散式供水的自备水源进行检验,并将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慧民  沈成文 《中外医疗》2010,29(31):151-151
目的通过公共场所实际工作中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存在问题的探讨,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存在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建议尽快修改现行的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完善公共场所卫生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污染物主要来自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对水体污染影响较大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冶金、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废水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因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矿山、电力等部门的废水主要含无机污染物,而造纸、食品等部门的废水有机物含量很高。、生活污水主要是指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洗涤污水和粪便等。污水中氮、磷含量较高,并常含有肠道致病菌和病毒。城市污水不经处理就排入地面水体,会使河流、湖泊受到污染,常引起地面水体富营养化。农业污水是栽培作物、饲养牲畜、加工农产品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常含有多种病原体、悬浮物以及化肥、农药等。除人为因素外,自然因素也可引起水质某些成分的改变,危害人体健康。如由于特殊的地质化学成分的影响,使水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会引起某些疾病,如水致地方性氟中毒及地方性甲状腺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辽源市分散式供水的自备水源的质量状况。现将2006年至2007年送检的182份分散式供水的自备水源进行检验,并将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与分析某碳酸饮料公司职业危害因素,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项目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职业卫生检测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对检测项目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征、作业工人接触的有效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工人接触职业危害的实际程度。结果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物质有盐酸、氯、二氧化碳、乙二醇、氨、臭氧、氮氧化物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粉尘有硅藻土粉尘、活性炭粉尘和电焊烟尘,物理因素为噪声和紫外辐射。检测结果表明,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如作业人员接触高毒物品氨CTWA〈0.952 mg/m3、二氧化氮CTWA为0.12mg/m3;作业人员工作日内接触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综合各方面分析,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救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24日,辽源市某小学举办校运动会,集体食用午餐后,258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怀疑为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确定为1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09~2013年辽源市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病毒性肝炎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评价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进一步完善科学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我市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8.43/10万、80.05/10万、89.59/10万、79.48/10万、67.68/10万,发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以中青年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发病较多,男女之比为1.80∶1。结论 辽源市近5年病毒性肝炎疫情波动起伏,已出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市各级疾控部门近年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目标人群的监测,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法>在实施中有些环节存在不确定性,条款不够严谨、罚则不够完善,有些条款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给食品监管工作带来难度,影响监管效果,建议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