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生有关。有研究显示,联合使用嗜酸乳杆菌能提高Hp根除率,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对首次根除失败的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经标准三联疗法首次根除失败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g tid,餐后服用,疗程14 d,然后给予雷贝拉唑10 mg bid+阿莫西林1 00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枸橼酸铋钾300 mg qid,疗程10 d。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10 mg bid+阿莫西林1 00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枸橼酸铋钾300 mg qid,疗程10 d。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PP根除率和ITT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P:81.2%对78.2%,χ~2=0.241,P=0.623;ITT:76.7%对75.6%,χ~2=0.031,P=0.861)。试验组恶心呕吐(2.4%对11.5%)、腹泻(0对9.2%)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对首次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失败的Hp患者疗效较好,同时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他们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并对阳性表达VEGFR-3的组织进行染色管腔计数.结果: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4%(16/37)和7.69%(1/1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00.P=0.026),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分级无明显相关性;VEGF-C阳性组的VEGFR-3染色脉管计数较VEGF-C阴性组高,二者有明显相关性(5.50 1.37/HPF vs 2.81±1.12/HPF.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染色脉管计数较无转移组的计数高(5.60±1.45、HPF vs.2.864±1.04/HPF,P<0.001).结论: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VEGF-C和VEGFR-3可能介导食管鳞癌中脉管的生成,并参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表明,在肝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明显上升,COX-2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进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但对于COX-2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癌的报道鲜见。罗非昔布(refecoxib)是一种特异的COX2抑制剂。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罗非昔布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肝细胞株QSG-7701,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肝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对正常肝细胞的影响,为评价它用于临床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游离一段兔颈外静脉,与同侧中间剪断的颈总动脉的两断端间行端端连续吻合,每个吻合口12针。术后常规饲喂。结果4周后取材,可见静脉桥管腔狭窄,病理切片示内膜增殖。结论本模型能真实反映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的情况,是进一步研究防治静脉桥狭窄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对脂肪肝变性程度分析,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运用肝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检测家兔及患者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并探讨与体重、血糖、血脂、胆固醇及肝血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运用声学密度定量检测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病理下肝细胞脂肪含量一致,重度脂肪肝与患者血脂、血胆固醇水平、胆汁酸、肝、门静脉血流相关。结论: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联合检测肝功能及肝脏血流可以判断脂肪肝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3例患者采用分层(疾病分期)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63例(急性期18例,急性后期45例)和对照组60例(急性期17例,急性后期43例);两组各期均给予醒脑静20ml静脉滴注,治疗组同时加用针刺疗法。分别观察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和智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急性期(0~14d):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Brunnstrom偏瘫积分、ADL指数、lovett肌力分级指数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后期(15d~180d):治疗组治疗后病情、临床症状、Brunnstrom偏瘫积分、lovett肌力分级指数、MMSE积分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针刺早期干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同时针刺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②针刺能够改善急性后期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探讨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PCOS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药结合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针药结合组患者给予针刺结合补肾化痰活血方口服,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给予前述两组联合的治疗方法,3组疗程均为6个月。评价3组患者的PCOS体征评分;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IL-6及性激素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计算LH/FSH比值;比较3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3组患者的PCOS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针药结合组(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非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采用低频电脉冲刺激对3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患侧的下关和颊车穴进行治疗,并采用半定量的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有效率为93%(28/30),且安全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