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心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吃鸡蛋 以前医学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而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高,所以患者不能吃鸡蛋。科学研究认为,鸡蛋黄中的卯磷脂对脂肪的运转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可以使胆固醇和脂肪乳化为极细的颗粒,透过血管壁,为机体组织所利用,不会增加血浆胆固醇的浓度。所以食用蛋黄非但无害,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状况,为糖尿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7年7月至1999年10月在我院诊断的、偶测血压不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43例和4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取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P)、24 h收缩压负荷值(24 h SPL)、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P)、24 h舒张压负荷值(24 h DPL)、白天平均收缩压(dMSP)、白天收缩压负荷值(dSPL)、白天平均舒张压(dMDP)、向天舒张压负荷值(dDPL)、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收缩压负荷值(nSPL)、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和夜间舒张压负荷值(nDPL),对受检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波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24 h MSP、dMSP、nMSP、24 h SPL、dSPL及nS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非杓型血压及血压波动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4 h MDP、dMDP、nMDP、24 h DPL、dDPL、nD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出现高血压之前已经出现收缩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血压波动,故控制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应首先控制高血压,调整其异常的血压节律.动态血压监测能早期发现血压节律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94例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持续性高血压组(51例)和白大衣效应高血压组(43例),均进行相关的临床、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有关数据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性高血压组的平均血压、脉压、非勺型动态血压节律、高血压肾病、左心室肥厚等方面均较白大衣效应高血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比白大衣效应高血压患者有更多的靶器官损害,需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4.
动态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价高血压初期重复性的动态血压节律对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对有重复性动态血压节律的137例患者进行高血压靶器官检查.结果根据血压节律分为勺形组(n=106)和非勺形组(n=31),非勺形组左房内径(LA)显著大于勺形组(35.7±4.0 vs 32.6±3.8),E/A值显著减小(0.95±0.32 vs 1.1±0.34);左室构型组成比方面,非勺形组正常构型者明显少于勺形组,向心性重构者或左心室肥厚者明显多于勺形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IMT增厚发生率非勺形组均大于勺形组.结论有重复性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非勺形动态血压节律是加重心脏及大动脉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期脑梗死病人的左心房功能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左心房功能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正常青年组(16名)、正常老年组(18名)及老年脑梗死组(27例)的左心房功能,并将其与脑梗死的发生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正常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心房内径、压力、储存容积、储存分数增加及被动排空容积下降。脑梗死组与青年组比较,上述变化趋势显,其中左房内径和压力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结论 正常人中老年组较青年组左房扩大,心房内压力和储存功能增加,心房内血流速度及被动排空功能下降。左房内径扩大和压力升高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缬沙坦和福辛普利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应、靶器官保护作用和耐受性.方法:开放试验,14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70,口服缬沙坦80~160mg·d-1)和福辛普利组(n=70,口服福辛普利10~40mg·d-1),治疗1年.用药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用药前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缬沙坦组和福辛普利组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和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1年后,反映左室肥厚程度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减小,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1年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小,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福辛普利组出现3例较严重的咳嗽患者.结论:缬沙坦降压作用平稳、均衡,长期用药,对重要靶器官心脏、肾脏有保护作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