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铜钱草种植于不同诺氟沙星含量的土壤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植物和土壤中诺氟沙星浓度,分析土壤和植物中药物残留情况,探讨抗生素残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方法将铜钱草分别种植于诺氟沙星含量为0.04%、0.08%、0.16%、0.32%的土壤中,种植一周后取植物和土壤,采用HPLC检测植物及土壤中药物的残留情况。结果研究显示,植物和土壤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诺氟沙星残留,且植物中残留量高于土壤,并随着土壤中抗生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一些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等对于土壤有较好吸附作用,植物在含有该类抗生素的土壤中生长时,一方面可能会由于生长环境中的菌群受抑而促进生长;另一方面会使得抗生素在植物中残留;因此对于抗生素的妥善处理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的相关性,探讨两类检测方法在描述人体内出凝血系统状态的共性和差异性。方法分析282例患者TEG、常规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的结果,将TEG的各项参数与常规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对各相关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R分别与APTT、PT、TT、PLT有相关性,K和α分别与APTT、PT、FIB、TT、PLT有相关性,MA分别与APTT、PT、FIB、TT、PLT有相关性,CI与APTT、PT、FIB、TT、PLT有相关性。TEG各参数任意两者之间均有相关性。结论 TEG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不能相互取代,需要结合临床需求综合起来选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两个因FGG基因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CD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两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PT、APTT、纤维蛋白原活性(Fa)、Fib、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等凝血功能指标。采用PCR法扩增先证者编码Fib的FGA、FGB、FGG等3个基因,纯化产物后测序,寻找突变发生位点;采用反向测序法验证突变,同时检测其他家系成员相同基因位点;使用PolymorphismPhenotypingv2和Muta-tionTaster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对Fib功能的影响,利用PyMOL软件构建Fib的蛋白空间模型,预测突变对Fib结构的影响。结果两个先证者PT、APTT和TT均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Fa明显降低(分别为0.60、0.61g/L),Fib基本正常(分别为2.31、1.97g/L),D-D、FDPs均在正常范围内。基因分析显示家系1先证者FGG基因存在c.952G>A杂合突变,导致292位甘氨酸突变为丝氨酸(Gly292Ser),其姐姐同样存在此基因突变;家系2先证者FGG基因存在c.902G>A杂合突变,导致275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Arg275His),其父亲和祖父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PolymorphismPhenotypingv2和MutationTaster分析提示该两种突变会引起Fib功能变化,有致病性。PyMOL突变模型提示,家系1中Fib的γ链发生Gly292Ser,突变氨基酸与周围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氢键数量增加;家系2中Fib的γ链发生Arg275His,突变氨基酸与周围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氢键数量减少,蛋白结构的空间稳定性均发生改变。结论家系1FGG基因存在c.952G>A杂合突变,家系2FGG基因存在c.902G>A杂合突变,导致翻译的Fib分子结构与功能发生致病性变化,是引起CD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测定铜钱草中残留抗生素诺氟沙星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贵阳市某医院花坛内铜钱草为研究对象,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16∶8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2 nm,柱温30℃。结果:诺氟沙星在1.049 6×10-3~104.96×10-3μg(r=0.999 9)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诺氟沙星检出限达0.005 7 mg/L,平均回收率为96.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1%。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作为环境中残留抗生素诺氟沙星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以实验信息管理系统(LIS)为依托建立并完善智能审核系统,应用于常规生化检验,缩短实验室检验报告流转时间(TAT),降低报告差错率。方法 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智能审核规则的制定、验证和持续改进。统计分析系统应用前后TAT及报告单修改率。结果 按患者类型分析,体检及门诊样本通过率最高,通过率较低的为肾内科、儿科等科室;智能审核系统运行后,门诊标本的实验室检验报告流转时间(TAT)第90百分位数由20分钟缩短至13分钟;住院标本的实验室检验报告流转时间(TAT)第90百分位数由40分钟缩短至29分钟;报告单修改率由0.13%降低至0.07%。结论 实验室应用检验报告智能审核系统可有效缩短实验室检验报告流转时间,降低报告差错率。  相似文献   
8.
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是心肌损伤的确诊标志物,其特异性较高[1],可敏感地反映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的存在,还可用于溶栓后再灌注的判断[2].目前,cTnI多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自身免疫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异嗜性抗体等可能会对其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本研究对cTnI测定中的假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发生前后门诊患者及临床相关科室对检验科工作的满意度及其变化。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6月,恩泽集团门诊患者20129份以及临床相关科室10000份对检验科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满意度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检验科标本量、各指标报告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的关系。结果 疫情发生后就医秩序与报告等待的满意度从88.5%(2018年第三季度)上升到97.7%(2022年第二季度);近两年门诊、病区核酸标本量分别增长了5.34倍、1.25倍,核酸报告TAT分别缩短了5.24倍、6.65倍,满意度分别升高了1.23%、0.74%,缩短核酸报告TAT可能是检验科满意度稳步提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按照政府的一系列规范要求,全力以赴地提升检验工作效率,持续缩短核酸报告时间,为应对疫情、方便患者就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CA125浓度变化情况,探讨血清CA125在HF患者疾病监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61例临床确诊为H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并按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为Ⅰ级~Ⅳ级,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A125和血浆BNP的浓度,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排除特征的普通病人作为对照。结果:在HF组中,Ⅳ级、Ⅲ级的血清CA125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CA125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与血浆BNP浓度呈正相关(P〈0.05),含有胸腔或是心包积液患者血清CA125和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不含积液的患者(P〈0.05)。结论:HF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与NYH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断HF严重程度、预测疾病进展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