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ingle-chainvariblefragments,ScFv)库并加以鉴定。方法从经肝癌细胞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RT-PCR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连接成ScFv基因并扩增,克隆到pCANTAB5E,导入大肠杆菌TG1培养并计数。PCR检测ScFv基因插入情况并对ScFv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和ELASA检测。结果抗体库库容为2.14×106;90%的噬菌体基因中有ScFv基因的插入;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抗体库基因结构正确;ELASA检测证实ScFv的表达。结论所建抗肝癌噬菌体ScFv库库容大,质量良好,对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相关肿瘤标记物及miRNAs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产物进行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与常规体检受试者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分为3组,对照组为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共35例,观察组患者为肺癌患者35例,健康组为在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受试者共35例。血清肿瘤标记物(sTM)选择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进行检测。miRNAs选择miR-1、Let-7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3组受试者sTM与miRNAs指标均有差异,且除miR-1与Let-7肺癌患者测得值明显低于其他组外,肺癌患者各指标测得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sTM指标、miRNAs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8~0.953,联合诊断AUC值最大(P0.05)。结论 sTM与相关miRNA的检测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提高肿瘤诊断的正确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为肺癌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人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c fms癌基因异常表达规律及结构变化 ,探讨其异常激活机制与点突变在肝癌中的关系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取病理学证实的同一人份肝癌及癌旁肝组织 30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2 .5岁。正常肝组织 5例 ,胎肝组织 5例。2 .选择c fmscDNA第 386~ 40 8位氨基酸间亲水性密集片段 ,以固相法合成多肽 ,经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化后 ,致敏新西兰兔 ,制备抗c fms癌基因抗体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效价为 1∶12 0 0。3 .按免疫组化法 (ABC法 )进行组织标记。4.提取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肝癌及…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8例[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3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中28例有前列腺上皮内瘤形成(PIN)]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PSA、FPSA、FPSA/PSA比值、PSAD等计量资料以及分区域计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SA、FPSA、FPSA/PSA、PSAD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0.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将无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非前列腺癌存在PIN改变、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作为第一、二、三组分组进行比较,第一、三组患者PSA(P<0.001)和PSAD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第二、三组患者PSA(P<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无显著差异(P>0.05);第一、二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线索,结合 FPSA/PSA比值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大意义,PSAD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舒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目的:探讨舒血管活性物质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意义,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n=54)按标准分为高血压1、2、3级和单纯.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以正常老年人(n=50)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CGRP(29&;#177;9)ng/L和NO(28&;#177;9)ng/L较健康老年组(28&;#177;9)ng/L和(39&;#177;9)ng/L显著降低;CGRP.NO测定结果与高血压分级呈负相关(r=-0.500,0.618.P均&;lt;0.00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浆中CGRP(34&;#177;9)ng/L、NO的含量(32&;#177;8)ng/L明显小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3&;#177;6)ng/L和(13&;#177;8)ng/L(t=5.183,4.190,P均&;lt;0.001):各组测定的血浆CGRP与NO高度正相关(r=0.521,P&;lt;0.001)。结论:CGRP、NO在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晚期癌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对患者贫血症状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多种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PO水平。以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数(RET)、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Hb、网织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69±1.30)μg/L,RET(2.78±1.06)%,RPI1.44±0.32;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L,RET(1.17±0.35)%,RPI0.98±0.2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μg/L,RET(5.46±2.12)%,RPI2.34±0.35;癌性贫血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Hb、RET、RPI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RET、RPI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和非癌性贫血组患者EPO和RET、RPI值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反应性增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4/08因急性颅脑损伤收入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0例连续病例为颅脑损伤组。对照组为同期受伤在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住院的15例单纯四肢骨折,无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型9例,中型17例,重型24例。按入院时CT检查所见分为无脑挫裂伤10例,单纯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2例;根据中线移位情况,无移位12例,移位<1cm20例,移位≥1cm18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致残)为预后不良19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6~12,24,72,120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根据不同的颅脑损伤程度、颅内血肿情况、有无脑挫裂伤、CT检测情况、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样检测结果全部进入统计分析,其中4例分别于伤后1~3d死亡,只取其入院时数据。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损伤组伤后6~12h明显高于对照组犤(32.4±11.7)(9.6±4.1)μg/L,t=7.376,P<0.01犦,伤后24h有所减低,而后又再次升高且维持在一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4/08因急性颅脑损伤收入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0例连续病例为颅脑损伤组。对照组为同期受伤在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住院的15例单纯四肢骨折,无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型9例,中型17例,重型24例。按入院时CT检查所见分为无脑挫裂伤10例,单纯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2例;根据中线移位情况,无移位12例,移位&;lt;1cm20例,移位≥1cm 18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致残)为预后不良19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6-12,24,72,120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根据不同的颅脑损伤程度、颅内血肿情况、有无脑挫裂伤、CT检测情况、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样检测结果全部进入统计分析,其中4例分别于伤后1~3d死亡,只取其入院时数据。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损伤组伤后6。12h明显高于对照组[(32.4&;#177;11.7)(9.6&;#177;4.1)μg/L,t=7.376,P&;lt;0.01],伤后24h有所减低,而后又再次升高且维持在一个次高水平。②颅脑损伤组重型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损伤患者[(46.6&;#177;15.3),(21.5&;#177;6.21),(11.7&;#177;5.09)μg/L,t=3.86,t=6.65,P&;lt;0.01]。③单纯脑挫裂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高于无脑挫裂伤患者[(20.6&;#177;7.15),(12.7&;#177;5.37)μg/L],而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显著高于前两者[(49.5&;#177;16.4)μg/L,t=6.88,t=6.94,P&;lt;0.01]。④预后不良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4.1&;#177;18.6),(18.1&;#177;8.22)μg/L,t=7.61,P&;lt;0.01]。对重型伤患者连续检测伤后6-12,24,72,120h发现预后不良患者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5.8&;#177;17.3),(31.2&;#177;11.4)μg/L;(25.5土8.3),(14.0&;#177;5.2)μg/L;(39.6&;#177;13.3),(18.2&;#177;6.0)μg/L;(39.4&;#177;12.8),(11.5&;#177;4.2)μg/L,t=3.68~4.52,P&;lt;0.01]。结论: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轻型、中型和重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脾脏原发类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脾脏类癌肝转移患者1例,经手术探查,脾脏切除后病理检测确诊;术后行全身PET-CT,胃肠镜检查,腹部核磁共振扫描复查.脾脏类癌十分罕见,生长缓慢,病程长,预后好;但发生转移的类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因此,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将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训对指战员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用常规方法检测某部指战员海训前的常规心电图、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Holter) ,分别在海训前、海训结束后检测HRV时域指标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海训引起常规心电图的轻度异常率为 46% ,HRV时域指标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海训可显著改善指战员心血管系统功能 ,但长期大强度海训可导致心电活动异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