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前瞻性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使用呼吸机、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侵入性操作的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干预,2009年四季度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手消毒剂、液体皂液消耗量分别上升了 21.8 ml/每床日数和43.2 ml/每床日数;各种导管留置总天数由2008年的20 131 d下降至2009年的18 264 d,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人工气道天数分别下降了12.0、1680.5、174.5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分别下降了 0.2‰、0.3‰.结论 开展ICU前瞻性监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缩短导管留置天数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现况,总结分析综合性医院在防控SARS、H5N1、H1N1等重大传染病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严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实施有效防控:重点加强传染病风险评估,制定全面感染控制计划和程序是防控关键要素;采取培训、预警分流、疫情沟通,以及加强职业防护等多种综合手段保障各项计划得以贯彻落实,同时对防控效果实施及时监督和跟踪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手段,虽然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手术本身不再是制约肝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索,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高发生率仍是阻碍受体存活的重要原因.排异和感染一直是肝移植术后影响受体成活的关键[1].随着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等新型免疫抑制剂的成功应用,排斥反应对受体生存威胁越来越小,而感染却成为受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欧洲44 286例肝移植调查分析[2]:因感染所致受体死亡占整个死亡率的20.0%,而排异反应所致受体死亡仅占整个受体死亡的4.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死亡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成本效益,加强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动态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方法通过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和医师工作站获取该医院2012-2013年医院感染死亡病例相关数据,运用Excel2013以及SPSS18.0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两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共1 506例,医院感染死亡63例,病死率为4.2%;医院感染患者年龄(65.4±16.6)岁,>60岁的老年患者死亡比例最高;住院天数为(22 164)d,中值为28d;医院感染死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54.0%;科室分布中以急救科最多,占20.6%;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占62.1%;医院感染死亡患者中住院总费用中位值为168 174.4元。结论上海市某医院医院感染病死率处于较高水平,医院感染死亡患者住院天数的延长,增加总体医疗费用;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严重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2005-2012年的每年4月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行持续基础干预与综合干预前后的使用进行比较,探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将2005-2010年的每年4月份(基础干预)及2011-2012年的每年4月份(综合干预)两个阶段干预后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005-2010年每年4月份实施基础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的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疗程逐渐合理,从干预前的6.7d下降至干预后的4.7 d;2011-2012年的 每年4月份实施重点综合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明显进步,使用时机、介入手术零预防用药率100.0%合理,使用率从基础干预后的90.0%下降到综合干预后的57.9%,使用疗程从4.5d下降至2.1d,联合用药从47.0%下降至2.3%,用药品种选择合理比例从1.9%上升至50.0%,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均为0.结论 采取重点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对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探索前瞻性目标监测在肝移植ICU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确定肝移植ICU患者前瞻性研究计划、制定肝移植ICU患者日志,2007年1月开始对收治肝移植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2008年在前瞻目标监测基础上进行综合于预措施,对2年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年共调查患者349例,发生医院感染36例,医院感染率为10.31%。2007年调查患者133例,发生医院感染20例,医院感染率为15.00%,臼感染率为23.89‰;2008年调查患者216例,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率为7.40%,日感染率为15.64‰。2008年医院感染率和日感染率分别较2007年下降了7.6%和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以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为首位,日感染率为13.75%。每床手消毒剂消耗量由1.61ml/d显著上升到8.13ml/d。结论开展肝移植患者ICU前瞻性目标监测,缩短其置管天数,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等科学干预措施,可及时掌握肝移植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制定有效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住院病人实时监控,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以现有HIS、LIS、RIS和物资系统为基础,实现医院感染相关敏感数据的聚合,通过数据模型化处理,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模型,实现全院病人实时监测和干预。结果实现了全覆盖主动监测预警和干预,优化了医院感染管理流程,促进了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联动,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效率。结论该监控系统具有主动反应的特点,可自动分析医院感染疑似患者及易感因素,便于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干预、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内涵,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研究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 为加强ICU医院感染管理,探索目标性监测在ICU实施效果.方法 确定ICU前瞻性研究计划、制定ICU患者日志,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进入医院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并对监测结果 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年共调查患者3917例,感染217例,千日床位感染率为11.7‰,2006、2007年患者千日床位感染率分别为13.4‰、10.0‰,2007年较2006年下降3.4‰;2年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分别为1.2‰、0.9‰,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4.2‰、6.0‰,尿路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4.1‰、2.8‰,分别下降0.3‰、8.2‰、1.3‰;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为主,ICU中肝移植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率最高.结论 ICU前瞻性目标监测是一种科学的监测方法 ,便于及时掌握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制定有效感染控制措施,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而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成为影响患者恢复及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为.文献报道,我国肝移植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率为25%~50%,是继排斥反应后的第2大常见并发症~([1-2]).因此,了解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笔者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75例肝移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