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目的]对楚雄州流感流行特征及流感病毒毒株型别进行分析,探讨科学有效的流感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06~2010年楚雄州流感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对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暴发痰晴信息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间,哨点监测医院共报告ILI10139例,0~15岁组报告了7364例,占72.63%,ILI占门诊量百分比和流感病毒检出阳性高峰均出现在1~4月和9~11月:共检测ILI咽拭子标本2942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255份,季H1型、季H3型和B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的均是5~14岁年龄组,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15~24岁年龄组(x2=81.37,P=O.001);共报告流感暴发痰晴13起,发生在3月(8起)和9~10月(5起),分布在7个县(市)9个乡镇的中小学校。[结论]流感样病例(ILI)存在春季和秋季2个流行高峰,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加强中小学校流感防控工作、增加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不同人群有选捍性地接种相应组份的流感疫苗是楚雄州预防和控制流感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楚雄州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现状,为进一步强化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疾控整体能力提出建议。[方法]对楚雄州及10个县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检验能力、应急能力、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例:州级为24.8%,县级为29.93%;2检验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州级为19.66%,县级为12.3%;3仪器设备配置类别达标率和台件数达标率:州级A类87.72%、87.83%,B类54.17%、47.81%,C类24.14%、37.10%;县级平均A类76.15%、68.69%,B类18.30%、13.65%,C类9.64%、9.31%;4检测项目达标率:州级A类为73.01%,B类为18.05%;县级平均A类为76.27%,B类为38.20%。[结论]楚雄州疾控机构现有实验室面积小,检验人员数量不足,仪器设备装备和检测能力达不到国家相关要求,与正常工作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加投入、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将实验室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促进实验室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楚雄州2017—2022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 掌握流感病毒流行特点, 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和MDCK细胞培养法对2017—2022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cases , ILI)标本和暴发流感疫情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分离培养。结果 2017—2022年, 共检测7 302份病例标本, 阳性1 079份, 阳性率为14.78%, 2017—2022年年度的阳性率依次为14.71%、15.44%、20.11%、5.04%、10.90%和21.08%, 其中2020年阳性率最低;阳性率甲型高于乙型, 冬春季高于夏秋季, 检出H9N2人感染禽流感病毒1份。暴发疫情以B型流感为主, 甲型H3N2次之, 学生为易感人群。流感样病例以0~5岁组占比最高(64.16%), ≥60岁组占比最低(0.05%)。结论 2017—2022年楚雄州以甲型流感流行为主, 冬春季高发, 流感毒株呈现多样性, 各型别毒株交替流行。实施新冠防控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流感病毒感染率。此外, 州内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应加强和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楚雄州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及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2015-2016年对楚雄州10个县(市)的城乡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学校食堂、流动摊点、餐饮店、屠宰场等场所采集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共监测21个品种442件样品,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1.76%,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8.1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36%,沙门氏菌检出率1.1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0.9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0.23%。结论楚雄州各采样环节的食品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以即食食品、散装食品更为突出,应该引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食品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霞  段云权 《卫生软科学》2013,(9):572-573,576
[目的]了解楚雄州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流行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楚雄州各县(市)上送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615份进行病毒核酸提取,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V71和COXA16。[结果]EV71和COXA16阳性率分别为6.02%和48.29%,EV71和COXA16构成比分别为11.08%和88.92%。[结论]楚雄州目前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COXA16和EV71还存在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春夏季高发,发病高峰为5-6月,EV71在下半年有扩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