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56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表进行分析,掌握发生锐器伤人员的职业分布、产生职业暴露操作环节及损伤部位等,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结果锐器伤是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医生(27.25%)和护士(66.57%)是医院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种类以手术缝针、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为主;医生锐器伤主要环节是手术缝针,护生锐器伤发生时机分布较多,手是主要的暴露部位。结论预防及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应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规范标准性预防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病因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HSP70在40例子痫前期及20例正常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胎盘组织中HIF-1α、HSP70的阳性表达,子痫前期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产妇,且与病情加重呈正相关。结论:HIF-1α、HSP70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故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水平,可能揭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确切机制。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antimicrobal peptides,AMP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小分子多肽,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毒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近年来,研究已经明确了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其中作用机制包括以下5方面:(1)在肿瘤细胞膜上形成穿膜孔道,使肿瘤细胞死亡;(2)作用于细胞骨架使其结构紊乱;(3)抑制DNA合成,影响细胞增殖;(4)作用于线粒体,引起肿瘤细胞凋亡;(5)影响免疫效应进而杀伤肿瘤细胞.该文就抗菌肽抗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黄粉虫幼虫抗肿瘤细胞K562抗菌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黄粉虫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具有抗肿瘤细胞K562的抗菌肽。方法通过超声诱导黄粉虫幼虫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黄粉虫幼虫抗菌肽,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光镜观察法筛选对K562有杀伤作用的抗菌肽。结果离心上清液上样固相萃取柱,经10%、30%、80%的乙腈水溶液洗脱,只有80%的乙腈水溶液分离组分有活性(P〈O.01)。该活性组分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后分离出5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峰物质,这5个峰活性都较强(P〈0.01),其中峰9、峰4能初步确定为抗菌肽,其他3种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结论黄粉虫幼虫体内存在抗肿瘤细胞K562的抗菌肽和抗菌物质,而且不止一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50例EMS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选择同期在本院因宫颈病变、子宫纵隔、卵巢畸胎瘤、单纯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的子宫内膜为对照组(均排除EMS)。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1μmol/L、10μmol/L、100μmol/L、1 00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24h、48h、72h,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检测其对Bcl-2、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在位内膜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二甲双胍干预48h、72h后,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以二甲双胍浓度为1 000μmol/L时最为明显(P〈0.01),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二甲双胍干预后EMS患者在位内膜细胞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浓度为10μmol/L、100μmol/L、1 000μmol/L时,EMS在位内膜细胞的Bcl-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Bax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7.
为从家蝇Ⅲ龄幼虫体内提取具有抗K562细胞活性的物质,并对其组分化学性质及对人正常细胞的作用进行分析。本文用大肠杆菌诱导家蝇Ⅲ龄幼虫大量表达活性物质,然后通过研磨、离心、固相萃取法(SPE)初步分离活性物质,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一步纯化提取活性组分,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和光镜观察法相结合,筛选出对K562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组分,并鉴定其对人正常细胞293T的作用。结果显示,从家蝇Ⅲ龄幼虫体内分离出4个具有抑制K562细胞活性的多肽组分(峰5~8),具有分离度高、纯度高等特点。当质量浓度为100ug/mL和作用时间为24h时,4个多肽组分均具有抗K562细胞的活性,其中峰5多肽组分和峰8多肽组分活性较强,对K562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48.52%和65.80%。结果表明,家蝇Ⅲ龄幼虫体内存在一些具有抗K562细胞活性的多肽,而且对人正常细胞几乎无杀伤作用。但是,这些多肽是否属于抗肿瘤肽还有待被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临床查看和查阅病历对某医院2011年9月15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 567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1例、5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5%、例次感染率为3.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8.89%,以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现患率最高(占17.65%)。当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27%。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42%。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常规状态,感染患者相对集中在重症病房,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粉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比较该抗菌肽与羟基脲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粉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黄粉虫抗菌肽与羟基脲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用MTT比色法分别求出2种药物不同浓度对K562的抑制率,根据浓度和抑制率用SPSS软件求出回归方程和IC50。结果细胞周期G0/G1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其中只有G0/G1期和S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抗菌肽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S期DNA的合成。抗菌肽和羟基脲的IC50分别为29.98和3644.45μg/ml。结论抗菌肽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来发挥抗K562细胞的作用。抗菌肽明显优于羟基脲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2014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5 200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共1 877株,检出率36.1%;其他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0.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7%)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0.9%)。各种非发酵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高达97.1%、99.0%、99.5%和99.6%;第3、4代头孢类和氨曲南等的耐药率虽比前者低,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最高达80%;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舒普深、左氧氟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非发酵菌感染和耐药情况,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监测数据,选择最佳的用药方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